山西省2012届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共4套)
- 资源简介:
山西省2012届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1.doc
山西省2012届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2.doc
山西省2012届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3.doc
山西省2012届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4.doc山西省2012届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两卷共10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1.下列关于育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DNA复制中,可用于诱变育种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型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获得
(D)普通小麦花粉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由其发育来的个体是三倍体
2.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的改变与事实相符合的叙述是 ( )
(A)x轴为外界蔗糖液浓度逐渐减小,y轴为叶肉细胞
渗透吸水量,在c点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改变
(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
在b点提高光照强度,k值将不改变
(C)x轴为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
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改变。
(D)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
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不改变
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 )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B)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干扰素消灭
4.鸟类的繁殖大多在春天进行,性周期为一年。下图表示为一个性周期过程中,某种鸟体内的激素调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繁殖季节,适宜的日照时间通过神经调节不断引发激素A的分泌,从而影响鸟类的繁殖行为
(B)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在非繁殖季节,激素B的分泌量明显减少
山西省2012届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Cl:35.5 Br:80 I:127 Na:23 Mg:24 Al:27 Cu:64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右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①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②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③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
④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右图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⑦是糖蛋白(如干扰素),则该蛋白中的糖基与蛋白质分子的连接处是图中的②
B.若⑦是抗体,则⑦从内质网腔到细胞外共穿过4层生物膜
C.在图中的结构①和⑧中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⑦可能是胰岛素
3.右图能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这种条件变化和激素分别是
A.气温升高 甲状腺激素
B.日照延长 性激素
C.寒冷刺激 生长激素
D.食物缺碘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在许多生物实验中都需要细胞作实验材料。下列处于生活状态的细胞有
①浸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
②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③放在9%的NaCl溶液中的人的红细胞
④放在清水中的黑藻叶片细胞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山西省2012届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3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Cl:35.5 Br:80 I:127 Na:23 Mg:24 Al:27 Cu:64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中的三个圆圈①②③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 )
A.肝细胞
B.衣藻细胞
C.乳酸菌细胞
D.棉花叶肉细胞
2.对下列相关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若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表示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乙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男人和女人在b过程中可以出现两条X染色体
C.丙图中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并能在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丁图为种子萌发的过程,甲为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乙为每个细胞中DNA总量的变化曲线
3.下图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B、C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后再到达作用部位
C.D代表的激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D.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会增加的激素有A、B、C
4.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山西省2012届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4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 1、C 12、O 16、Ne 20、Cu 64
第 I 卷 (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观察分析右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中2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B. 图中组成4的基本元素有C、H、O、N、P5种
C. 图中3在前期出现在后期消失
D. 图中1不具有膜结构,在前期完成复制
2. 用新鲜玉米叶片作实验材料做有关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
A. 在叶脉处将玉米叶片制成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肉细胞排列疏松无规则
B. 将该叶片充足光照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呈蓝色,证明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C. 将玉米叶片培养在含18O2的密闭黑暗环境中,可在H2O中测定到放射性的存在
D. 将玉米叶片中的色素提取后用纸层析法分离,扩散最快的是叶绿素a
3. 下表中哪项不属于人体第一次感染肝炎病毒时发生的免疫反应( )
项目 变化
A 吞噬细胞 活动加强
B 效应B细胞 迅速增殖产生大量记忆细胞
C 效应T细胞 与肝炎病毒入侵的肝细胞密切接触
D 相应抗体 与肝炎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
4. 右下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a表示生态系统, b表示群落, c表示种群, d表示个体
B. 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c表示
C. b的未来发展趋势可通过年龄组成来预测
D. d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