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等东北四校2012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0题,约13130字。
东北四校2012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Ag 108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附着高尔基体上,是性激素合成的场所
B.细胞无氧呼吸时不能产生酒精和CO2
C.叶绿体具有双层膜,是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
D.氨基酸、葡萄糖等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2.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B.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C.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不属于反射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关于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录时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C.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能转运多种氨基酸
4.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所用试剂及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苏丹Ⅲ可将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红色
B.健那绿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在50~65℃水浴条件下呈现紫色
D.在还原糖中加入斐林试剂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
5.下图为基因型AABh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B.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两种卵细胞
C.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6.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免、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B.若去除鼬,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增加
C.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竞争增强
D.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5条食物链传递给鹰
7.下列对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12C原子或13C原子
B.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CO2分子或SiO2分子
C.电子式 可以表示羟基或氢氧根离子
D.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盐酸和NaOH溶液的反应,也可以表示醋酸和氨水的反应
8.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不正确的是:
A.酸性:H2CO3> H3BO3> Al(OH)3
B.溶液中结合质子的能力:O2—> S2—>Cl—
C.分散质粒子直径:胶体>浊液>溶液
D.热稳定性:HF> H2O> NH3
9.下列关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B.甲烷和苯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