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三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全科试题(9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上海市十三校201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试题 (9科10份)
上海十三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doc
上海十三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doc
上海十三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doc
上海十三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doc
上海十三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理.doc
上海十三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文.doc
上海十三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doc
上海十三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英语.doc
上海十三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doc
上海十三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政治.doc。
上海十三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 文 试 题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学号、姓名、准考证号等在指定位置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有27道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考生用黑色水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新媒体给当代生活带来了什么
①19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介迅速发展,深刻地介入、笼罩着我们的当下生活。早晨起来,网上溜一圈,当日送来的报纸就都是旧闻;好不容易坐定,你要下意识地摸一下手机带没带,看看有没有什么未接电话或者遗漏信息;微博上传了,会时不时刷屏,看有没有人点击、转发……还有,我们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资讯,爆出各种官司和花边,造谣辟谣,真真假假忙得不得了,定睛一看,负面消息总是比正面的多。世界是这样的吗?
②久而久之,人们会说,都是新媒体给闹的。你想逃避却还挣脱不了。
③用加拿大传播学家哈罗德t伊尼斯的理论来说,一种新媒介意味着一个新文明的诞生。
④从表象上看,当今新媒体特征体现为传递速度快、功能变化快、互动强。无论多大的
文件,通过信息高速公路,都能瞬间传递;它非常体贴你、功能不断更新。祈媒体的互动完全超越了信息“内容”的互动,论坛上的帖子没人顶、微博没人转,就和没发一样,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博客皇后”、“微博女王”的出现, 由于她宣示了什么, 因为有很多人跟帖。这就带来新媒体的第四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因为要大量的跟从者,所以参与进入的门槛降低,网上平民时代来临,主次尊卑秩序彻底改变。
⑤当我们打开视野,从理论和形态上看到这样的变化后,我们也会发现新媒体已经或即将对我们产生的诸多影响。
⑥新媒体改变了日常生活的经济运作模式。今天最广泛的经济模式不是一单赚很大,而是每单很小,但非常多单。新媒体依靠扁平、广泛的群体,不断生产简单易耗的消费品,多次反复销售,通过巨量的“微经济”和“微支付”来累积。淘宝商城、移动通信、团购网等涉及庞大用户经济体的盈利逻辑就在于此。
⑦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个社会的文化政治运作。尊卑主次的位置变化一一无数无名的“沉默的大多数”有用了。短信、微博传播,会形成较大的社会力量,最后影响社会管理。近二十年来,孙志刚事件、周久耕事件、李刚事件、李天一事件、江西宜黄暴力拆迁事件,直到最近发生的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等,成为标志性的社会亭件,都是新媒体和社会文化政治变革的合力结果。
⑧新媒体展现了“沉默的大多数”的力量,但同时带来的是对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新媒体所带来的文化特质以消解主流为特质,谁在“上”、谁占主流,谁就是对立面,就向谁开火。新媒体缺少编辑加工,从好的角度说是原生态,但与此同时,它粗俗,信息和知识的质量低。新媒体点对点的传播,取消了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果就是知识的碎片化。新媒体的信息与当下连接,这在缺乏大的文化积淀和思想逻辑的背景下,容易产生情绪化。再加上进入的门槛低,信息保留的时间短,产生的影响转瞬即逝,其意义和价值自然会受到损害,形成一种只为眼前和当下着想的习惯。新媒体受到道德、规范约束的机会小,恶的、个人性的习性滋长并抱团,也容易形成当今社会文化向低端游走的倾向。
⑨不仅如此,根据“骨灰级”新媒体使用者复旦大学严锋教授的研究,“新媒体正在改变我们的大脑认知和记忆结构”。他认为,新媒体阅读已非传统阅读,而更像是一种“扫描与搜索”,人们读的不再是文本,而是一个个关键词。扁平、单面,在声气相投的同类中寻找呼应,文化和思想同质性高,难以容纳和理解异类思维,这就造成新媒体时代知识和思想生产的“麦当劳化”。新媒体耐代,人们习惯通过电脑提示处理多个工作,“但人脑和电脑一样,计算能力都是有限的,多任务计算对机器的结果是‘死机’,对人可能就是认知麻木、强制刷屏(1)及拖延症。”人们处理多项工作因此而缺乏效率。虽然基因、遗传的变化还有很漫长的过程,但从日常生活的经验看,新媒体对我们当下的习惯的改变还是明显而强烈的。
⑩每个巨大力量的背后都有巨大的负面。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有差别,比较两者,我们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传统媒体的文化特质是称重量的,新媒体就是数个数、算数量的。传播媒介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会带来思维、文明方式的巨大改变,甚至是由此带来我们身体机能和社会组织形态的改变。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本质还需要有一个重新凝聚的过程。
(节选自2011年12月19日《文汇报》每周讲演)
【注】(1)强制刷屏:指在网上论坛、留言版、BBS以及即时聊天室、网络游戏聊天系统等短时间内发送大量重复相同或无意义的内容,充满整个版面,强制置顶,淹没其他人的正常发言。
1.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④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不仅 而且 B.不是而是 C.要么 要么 D.固然 却
2.第④段论述“新媒体的特征”体现为传递速度快、功能交化快、互动强及 四个方面。(2分)
3.下列对第⑤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从理论和形态上”清晰明确地指出了上一段内容的阐述角度,
B.“我们也会发现”提示下文将进一步谈论新媒体的“请多影响”。
C.在结构上,这一段起到了承接上文内容并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
D.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显得更为清晰。
4.第⑦段画线短语“沉默的大多数”的含义是 。(2分)
5.根据文意,分条概述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5分)
6.文章结尾说“传播媒介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会带来思维、文明方式的巨人改变,甚至是由此带来我们身体机能和社会组织形态的改变”,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请举本文以外的例子加以阐述。(不超过100字)(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五一是几号
安勇
①爹一共来过我的学校两次,两次都让我丢尽了脸面。
②第一次,爹送我报到,走到学校门口,突然停下来,把行李从左边的肩膀换到右边,咳嗽一声,冲地上重重地吐一口痰,用他山里人的嗓门儿冲我吼道:“老丫头,给爹念念,这木牌子上写的啥玩意儿?”我看见好多道含义复杂的目光,全都落在我和爹的身上,好像我们是怪物。这些目光烤得我脸红心跳,我跺跺脚,没理爹,逃似的跑进了校园里。
③爹根本没发现我已经不高兴,迈着大步,“咕咚咕咚”地从后面追上来。走向宿舍的一路上,爹非常兴奋,只要遇到人,不管人家理没理他,他都扯着嗓门儿,用手指着身边的我,说我是他的老丫头,考上了某某大学。还说我从小就是学习的材料。最后,我实在忍不住,带着怨气喊了一声爹。爹却不以为然,在宿舍里,对同学们又介绍了我一遍。然后,爹卷一支旱烟,心满意足地吸两口,又补充道,俺家老丫头是个要强的孩子,这回小家伙有了大出息!
④爹第二次来是在一年前,像现在一样,正是五一节前夕。同宿舍的姐妹们都在说黄金周的假期,计划着去哪里旅游。爹没有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