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吉林省东北育才理科部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0小题,约12600字。
2011—2012学年度东北育才理科部高考模拟
理科综合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3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生做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特别提示:本次考试因阅卡原因,选择题部分涂在考场发的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作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标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n-55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小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下列研究成果与运用的主要方法相符的是( )
A.温特的实验证明了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是-吲哚乙酸
B.鲁宾、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运用了荧光标记法
C.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实验,以及斯他林和贝利斯激素发现实验都涉及到假说—演绎法的运用
D.萨顿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他运用的是类比推理法
2.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 、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中进行
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 ,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3.右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态时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b点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最大值由K1变为K2。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 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 B.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C. 该种群的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 D.该地区引人了新物种
4.对下列图解的相关解释中正确的是 ( )
A.甲图只能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B.当植物根对矿质元素吸收量达到图乙中的n点时,其吸收速率不再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受土壤溶液中离子浓度的限制
C.当用图丙中m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芽时,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芽的生长,但此时芽本身要自然正常生长
D.当酶的活性达到k时,其对应的温度叫酶的最适宜温度,所有酶的最适宜温度都是相同的
5.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如下
①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②将有毒的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③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④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整个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B.实验①、实验③可作为实验④的对照
C.实验②和实验④中的死亡小鼠体内都可分离到S型活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