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3月考全科试题(9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3月全科试题(9科10份)
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3月考(化学).doc
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3月考(地理).doc
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3月考(历史).doc
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3月考(生物).doc
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3月考(数学理).doc
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3月考(数学文).doc
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3月考(物理).doc
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3月考(英语).doc
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3月考(语文).doc
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3月考(政治).doc。
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3月考试题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题答案请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送交答题卷。
第Ⅰ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文、猪肉和知识分子
叶匡政
近几年,学术造假事件曝光不断。浙江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对“贺海 波论文造假”一事会严肃处理,并选择在“3•15”这个特殊的日子通报了处理结果:涉及造假的副教授贺海波被开除出教师队伍。如今的媒体和艺术家对知识分子的现状也开始投入更多的关注。近日,在北京首都剧场上演的热门话剧《操场》,由诗人邹静之编剧,关注的是大学教授的精神状况,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对学术造假事件的评论;可谓浩如烟海,但大多数人是拿学术评价体系或学术背后的利益机制来说事的。或指责当下学术评价体系只看重论文数量,不注重论文质量;或指责目前大学教授或学者之所以重视评估,是因为评估关系到切身利益;或指责院士、导师等人成了学术“包工头”,将学术研究变成牟取个人暴利的工具。一份调查显示,有64.3%的学术研究者用“严重”一词来形容当下的学术造假情况。
然而,这终究只是一些表面现象,本质却是一些知识分子的精神出了问题,他们对知识和真理丧失了基本的尊重。无论大学、研究机构,还是管理学术机构的部门,都把学者追求真理看成上个世纪的已经过时的观念。一个追求与捍卫真理的学者,在过去是英雄,在今天则可能成为人们眼中的傻瓜。有人给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知识经济时代,言下 之意是我们进入了一个知识必须服从经济的时代,知识假如不能成为我们获利的工具,那么它就毫无意义。
因为对知识抱着工具主义的态度,所以知识分子也成了小技术官僚的代名词。某些知识分子迫不及待地炮制一些毫无学术价值的论文,晋级也好加薪也好,都与此密切相关。实际上,在他们看来,论文和肉贩眼中的猪肉并没有太大差别,论文就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如同猪肉是肉贩的人生的一部分一样。他们自甘堕落地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知识小贩,向各类研究基金会和投资者叫卖自己的研究计划。他们龟缩于公众视野之外,成天奔波于各类研讨会,操着枯燥乏味的话语讲一些毫无见解的大话、空话。 他们按照利益机构的指令和时间表,定时、定量地生产着对时代毫无意义、用处的学术观点。他们不是靠思想活着,而是靠不思想活着。
某些知识分子生活的堕落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正如邹静之在《操场》中所揭示的,他们不仅丧失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对社会事务的关心能力,而且丧失了生活的能力、爱的能力,更谈不上对真理的信奉与追求了。知识分子曾被人们看做知识的卫士、社会的良心;对真理的热爱,曾是他们首要的美德,然而这种美德,在今天的知识分子中竟成了一种稀缺资源。他们唯名利是图而进行的学术造假,不仅损害了知识分子的形象和权威,更贬低了知识和真理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和价值。
当知识分子以平庸、自大和墨守成规作为学术生活的准则,并失去了发现真相、捍卫真理的欲望时,当知识沦落为机构或个人牟取利益的工具时,当我们对学术造假的批判不触及知识分子整体的精神现状时,曝出再多的学术造假事件都是正常的。真理好比苹果,它的生长不仅需要环境,也需要养料和时间。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浙江大学选择在“3•15”这个特殊的日子通报“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的处理结果,彰显了大学打击学术造假的力度和决心。
B.对学术造假事件的评论可谓浩如烟海。调查显示,有64.3%的学术研究者用“严重”一词来形容当下的学术造假情况。
C.新闻媒体和艺术家尤其关注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由诗人邹静之编写的反映大学教授精神状况的话剧《操场》,近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D.当知识沦落为学术机构或个人牟取利益的工具时,曝出再多的学术造假事件都是正常的。
2.下列对某些知识分子的所作所为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某些知识分子自甘堕落,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知识小贩,向各类研究基金会和投资者叫卖自己的研究计划。
B.某些知识分子靠不思想活着,只是按照利益机构的指令和时间表,定时、定量地生产着对时代毫无意义、用处的学术观点。
C.某些知识分子不仅丧失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对社会事务的关心能力,而且丧失了生活的能力、爱的能力,更丧失了信奉、追求真理的能力。
D.知识分子对知识抱着工具主义的态度,要么为了晋级加薪,要么为了担当小技术官僚,总是迫不及待地炮制一些毫无学术价值的论文。
3.下列对某些知识分子的“堕落”造成的影响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某些知识分子的“堕落”损害了知识分子的形象和权威。
B.某些知识分子的“堕落”会滋生各种学术造假事件。
C.某些知识分子无法抵挡物质利益的诱惑,把知识当成了获得利益的工具。
D.某些知识分子的“堕落”贬低了知识和真理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和价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古弼,代人也。少忠谨,善骑射。初为猎郎,门下奏事,以敏正称。明元嘉其直而有用,赐名曰笔。后改名弼。
太武即位,以功拜立节将军。后征冯弘。弘将奔高丽,高丽救军至,弘乃随之,令妇人被甲居中,其精卒及高丽陈于外。弼部将高苟子击贼军,弼酒醉,拔刀止之,故弘得东奔。太武大怒,黜为广夏门卒。寻复为侍中,与尚书李顺使凉州。及议征凉州,弼与顺成言凉州乏水草,不宜行,帝不从。
弼虽事务殷凑,而读书不辍。
上谷人上书.言苑囿过度,人无田业,宜减太半,以赐贫者。弼入欲陈奏,遇帝与给事中刘树棋,志不听事。弼侍坐良久,不获申闻。乃起,于帝前摔树头,掣下床,曰:“朝廷不理,实尔之罪!”帝失容,放棋曰:“不听奏事,过在朕。树何罪?置之!”弼具状以闻。帝奇弼公直,皆可其奏,以与百姓。弼曰:“为臣逞志于君前者,非无罪也。”乃诣公车,免冠徒跣,自劾请罪。帝召之,谓曰:“卿其冠履。吾闻筑社之役,蹇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