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0题,约9710字,扫描答案。
试卷类型:A
湖北省孝感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a
4. 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0-16 Na-23 S-32 Cl-35.5 Cu-64
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变亮
B. 健那绿可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且能维持活性数小时
C. 在提取和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实验中,提取和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完全相同的
D.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最有效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2.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①〜④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可能与抗体的加工有关 B.①②③④都具有流动性
C.③是叶绿体内膜 D.④是线粒体内膜
3. 下列有关正常二倍体果蝇体内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有丝分裂间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B.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均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 正常情况下,次级精母细胞中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4.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推理”内容的是
A. 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接近1:1的两种性状比
C.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D. 由F2出现了“3:1”的表现型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5. 如果某个可表达的基因的中部替换了一个碱基对,不可能的后果是
A.无法形成翻译产物 B.翻译症替换位置终止
C.翻译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D.翻译的蛋白质完全正常
6. 下表记录的是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属于组织液,②属于血浆
B. ①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的总量减少
C. CO2在①中的浓度大于在②中的浓度
D. 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上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7.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
B. 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