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陈景峰 组长签字: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3、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教学难点: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盗,为了共同的利益,进入了一个富贵的书香门地的家中去抢劫。由于他们事先勾结了那个大户人家中的仆人,所以一夜之间,将能带走的东西洗劫一空。不能带走的全被毁坏了。顷刻间,昔日富丽堂皇的景象在瞬间化为一片乌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断瓦残垣。这个家庭的许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几百口人都被杀了,可是唯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存活了下来。他长大后,被告知了家中当年的惨况。于是,他发愤图强,终于有一天,他打败了那两个强盗。夺回了本该属于他们家应有的尊严与地位。我们现在只知道,那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请问:亲爱的你能猜出来,那个婴儿是谁?那几个可恶的仆人又代表了什么?那个受难的家庭又是什么?
二、简介作者: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他在这些作品里面对人民的不幸给予了无限的同情。对社会的黑暗提出了强烈的控诉,本文选自《雨果文集》。
三、解题:
这封书信包含了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愤怒的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者的巨大同情,震撼读者心灵。
四、整体感知。
1、大家知道本课开头提出的问题答案的请举手?
很简单的问题当然有很多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