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8小题,约11730字。
山东省淄博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88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O 16 Na 23 Cl 35.5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右图为生物膜简明结构模式图,a、b表示两种物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细胞膜局部,则膜两侧还应分布着多糖
B.若b表示抗体,则该膜为核糖体膜局部
C.若该图表示内质网膜局部,则b可表示性激素
D.若a表示水,b表示氧气,则该过程的进行需要消耗ATP
2.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B.1︰1的性别比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
C.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是动物分层分布的原因
D.火灾后森林中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3.右图表示胰蛋白酶合成的部分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中共有RNA、蛋白质(多肽)和多糖三种大分子物质
B.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②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C.③合成后还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具有活性
D.该过程中发生了碱基配对,如A与U配对,G与C配对
4.着丝点是染色体上由蛋白质构成的重要结构,是纺锤丝的附着点。1980年科学家发现某类疾病患者的血清和体细胞内含有能攻击和破坏着丝点的抗着丝点抗体(ACA)。下列关于ACA的叙述错误的是
A.ACA的加工是在高尔基体中完成的
B.ACA具有特异性
C.ACA可能使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出现染色体变异
D.ACA可能导致免疫缺陷病
5.下列有关概念间的关系图(只表示包含关系,下方文字用大圆表示),错误的是
6.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不经地理隔离也可形成新物种
B.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若环境条件保持稳定,则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D.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7.狂犬病病毒为单链RNA病毒,能识别神经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受体,并借此侵入细胞,最终导致人畜患狂犬病,出现发热、恐水、吞咽困难等症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因狂犬病病毒遗传物质为RNA,故病毒颗粒内一定含有逆转录酶
B.狂犬病病毒可沿“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