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同步练习一
(后面包含练习二和三)
江苏省涟水县郑梁梅高级中学 语文组
学习提示
一、掌握文中的重要词语:点缀、落寞、落蕊、一椽、萧索、感触、颓废、椭圆、疏疏落落、浑浑沌沌。
二、理解本文题旨:通过对故都秋色的描绘,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之情,流露出作者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三、理解本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四、学习本文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及写法上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特点。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索落 混沌 触觉 萧索 B、赏玩 悠闲 严历 疏朗
C、领略 橄榄 椭圆 羁留 D、喇叭 啼叫 陪衬 笼罩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郁达夫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其代表作有《沉沦》《银灰色的死》。
B、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秋“清、静、悲凉”,有着极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C、“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这两句诗出自白居易的笔下。
D、“二十四桥明月夜”语出杜甫《寄扬州韩绰判官》。
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藏根草
好一座颇有古堡风度的万佛阁,被人遗忘在大殿的背后,断了香火,受了冷落。
“瞧,那是什么!”
我们打从它的身边走过,倏然发现它那灰暗的阁壁上,飘出来一缕又一缕鲜鲜活活的生命亮色,宛若一群藏在阁楼里的少女抛洒下来的掩面绿纱,情怯怯地朝我们招摇。
是长春藤么?长春藤没有它这样绰约;
是短牵牛么?牵牛花没有它那样的旖旎;
是灵芝牡丹?铁骨凌霄?飞燕划?金银花?让人认不出,更猜不透。在这石头墙上,存不得雨水,见不到土壤,这柔弱的小草,是怎样活下来的?它的根又会藏到哪里?
守庙的老人来了。
他告诉我们,这些藏根的小草是首乌。
他告诉我们,这青山古刹,有个生生不息的“感应泉”,泉水流到哪儿,哪儿便可寻到首乌家族的绿色庄园。它是人类的朋友,它是病魔的克星。它可以让白发人萌生一头乌亮的美发。它可以使失眠者做得成甜甜的美梦。
他还告诉我们,现在寻不到了。那些贪婪的采药人,寻求的是它生命的根。它躲到哪里,人们便追到哪里,挖到哪里,它也只好收起根来,躲进这古堡的石缝里,扒不得这座万佛阁,休想再夺它的根……
有人说过,自然是伟大的一部书,“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 ,挫折时有 ,软弱时有 ,迷失时有 。”(注)请问藏根的小草,我的朋友,你在自然这部大书里,写下的是怎样的一笔?还有那个被人遗忘了冷落了的万佛阁,你呢?
(1)写出文中“我们打从它的身边走过,……情怯怯地朝我们招摇”这一段落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文中写的是藏根小草,为什么还要提及长春藤、牵牛花呢?(不得超过10个字):
(3)文中“它是人类的朋友,它是病魔的克星”一句的意思是:
(4)文中横线处应填的词语依次是 、 、 、 。
A、督责 B、坚强 C、鼓励 D、安慰 E、欢乐 F、指南针
(5)作者问藏根的小草:“你在自然这部大书里,写下的是怎样的一笔?”根据文中的描述,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不得超过35个字)
(6)文章最后一句:“还有那个被人遗忘了冷落了的万佛阁,你呢?”万佛阁的回答是(不得超过30个字)
(7)文中最后两句使用第二人称,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B 2、D 3、(1)比喻、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