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全科试题(10科11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综合资源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5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3/6 9:26: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山东省威海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 全科11份
山东省威海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 化学.doc
山东省威海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 地理 .doc
山东省威海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 基本能力 .doc
山东省威海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 历史 .doc
山东省威海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 生物 .doc
山东省威海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 数学(理).doc
山东省威海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 数学(文).doc
山东省威海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 物理  .doc
山东省威海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 英语.doc
山东省威海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 语文 .doc
山东省威海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 政治 .doc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1卷和第1I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案纸及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 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第1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笔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1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宝藏/埋藏  重合/重头戏  拓印/落拓不羁
  B.标识/识别  删削/刀削面  着陆/不着痕迹
  C.劲旅/干劲  发卡/卡脖子  抹布/一抹霞光
  D.粘贴,粘连  胳膊/胳肢窝  纤夫/纤尘不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晋升  融洽  协奏曲  德义双馨
  B.贸然  耐烦  势力眼  知人论世
  C.株连  思辨  蜡像馆  别具只眼
  D.就序  因缘  弹簧秤  霄壤之别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中国任何一个合作项目中,大学、研究机构、不同的政府部门都想要发挥    ___作用,这让从事研究的科学家彼此间分享数据变得掘其艰难。例如,中国气象局有2000多个气
  象站,其功能之一就是收集信息发布天气预报。而水文局运行着2万多个测量站,也同样收集天气数据,使用这些教据可以在相当程度上________气象局天气预报的空间精准度,但水文局并没有将数据对气象局________。
  A.引领  改进  公布    B.引领  改善  公布
  C.领导  改善  公开    D.领导  改进  公开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限量版大牌精品既浓缩了品牌最受欢迎的经典元素,还赋予了物品特殊的纪念意义,对于奢侈品收藏家来说更是朝思暮想。
  B.以确保质量为目的的全面管理,在丰田公司发挥了酣畅淋漓的作用,而在我国的企业中却没能产生应有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C.“风情神州行”,别样风景,万种风情。新的一年,“风情神州行”栏目将继续陪伴您足不出户,赏遍万水千山。
  D.各级政府的救助基金、专项扶持资金种类繁多,而一些企业对这些资金的发放政策不甚了了,代办中介服务便应运而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地处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少林景区,因为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未能达到5A级景区标准,国家主管部门要求其在限定期限内整改。
  B.最近众多的准妈妈提前赴港待产,引起了媒体关注,主流观点多从基本保障的角度来评论这一现象,也有媒体提出了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C.有些同学读书迷信权威,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对文本深悟、慢泡、细嚼的基础上,而是轻松地做了权威的奴隶。
  D.对于多数“90后”而言,发生于他们出生之前的事情,如果和自己的生活没有多少瓜葛,便只是教科书和互联网上的“存档”和“传说”而已。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修建军
  “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的历史体现。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的文化理想.但是孔子并未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在对三代文化的“损益”、“因革”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战国中后期以来,儒攀的所谓的“驳杂不纯”的特征就日渐明显.汉代以后所谓的“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实质上,自汉代开始,阳儒阴法或者说儒显道隐,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而其他诸子学说,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脉脉潜流,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不竭源泉。
  文化心态体现为一种社会心态,“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汉代以来,随着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采,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融合的局面。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经过了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