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汉川一中2012届高三二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7题,约11240字。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第I卷共21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第II卷共13小题,共174分。
3.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卡(本次考试共三张)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 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Br 8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信息传递过程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顺序的是
①DNA复制中遗传信息的传递 ②植物的胞间连丝 ③“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所含信息的传递 ④蜜蜂跳“8”字型摆尾舞 ⑤植物鲜艳的花冠吸引昆虫前来传粉 ⑥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
⑦食物放进口腔引起唾液的分泌 ⑧发育着的种子合成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
A.⑥②④⑤③ B.⑥②⑦④③⑤ C.②①⑧③⑤③ D.①②⑦④③⑤
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化学本质上说,全部抗体、绝大多数的酶、部分激素属于蛋白质
B.细胞分化的过程中,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
C.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上出现的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会成为抗原
D.人血红蛋白含574个氨基酸,合成一分子该蛋白质需脱去573个水分子
3.观察与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四位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 现象,你认为具有科学性的是
A.甲:菠菜的稍带叶肉的下表皮中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B.乙:质壁分离发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液泡逐渐缩小且颜色逐渐变深
C.丙:经解离和染色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D.丁:经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有紫色的脂肪颗粒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能量值的1% 左右
D.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5.某种猫的毛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研究发现纯合黄色雌猫和纯合黑色雄猫交配,繁殖的子代中,雌猫总是表现为黑黄相间的毛色(即一块黑一块黄),但黑黄毛色的分布是随机的。据此你认为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纯合黑色雌猫和纯合黄色雄猫交配的子代均为黑黄相间的毛色
B.黑黄相间雌猫繁殖的后代雄猫可有全黑、全黄和黑黄相间三种
C.黑黄相间雌猫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DNA有转录功能
D.雌猫的黄色毛与黑色毛这对相对性状是由非等位基因控制的
6.201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学家分享。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发现,“toll样受体(TLR)”可识别不同病原体,并在细菌入侵时快速激活非特异性免疫。斯坦曼则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能激发T淋巴细胞,引起一系列反应,如制造出抗体和“杀手”细胞等,杀死被感染的细胞以及“入侵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toll样受体(TLR)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B.toll样受体(TLR)存在细胞外表面,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
C.树突细胞激发T淋巴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树突细胞能激发T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7.你认为下列数据可信的是
A.某雨水的pH为5.6 B.某澄清石灰水的浓度是2.0 mol/L
C.某胶体粒子的直径是160 nm D.某常见气体的密度为1.8 g/cm3
8.下列有关分类的观点正确的是
①由苯制取溴苯、硝基苯、环己烷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②铅蓄电池、锂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都属于二次电池 ③碳素钢、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属于合金 ④生物质能、沼气和乙醇都是可再生能源 ⑤氨水、醋酸、氢氧化铝都属于弱电解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③⑤
9.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理论上得到的氯代物最多有几种
A.8 B.6 C.5 D.9
10.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 SO42—中的不同阳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