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州2012年高考复习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8题,约14450字。
延边州2012年高考复习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为300分;共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编号填写清楚;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
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图1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高度相差
A.800m及以下 B.1 200m及以上
C.1 000~1 200m D.800~1 000m
2.F地为世界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
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
B.地处山地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
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D.来自西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多云雨
3.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折向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与盛行风向 B.降水与土壤类型
C.地势与山脉走向 D.气温与纬度位置
水文历线是河流流量与时间关系所组成的曲线,图2是“某一河流的某一观测站在某年7月18日至20日的水文历线图”,据此回答4—5题。
4.该河流泛滥时间长达
A.10小时 B.16小时
C.18小时 D.24小时
5.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该地水文历线的洪峰向右偏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测站上游植被受到破坏
B.观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C.观测站上游修建大型水库
D.观测站下游围湖造田
图3为“2010年M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图4为“2010年M市从业人员
构成图”,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M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迁入人口性别的差异可能会引起M市的婚育问题
B.人口的迁入主要是因为M市重工业发达
C.人口的迁入导致M市就业结构发生彻底改变
D.迁入男性数量少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不相关
7.下列关于人口迁入对M市造成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缓解就业压力 B.制约经济发展
C.减轻环境污染 D.造成基础设施紧张
图5为“某类工业收益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图。读图回答8—9题。
8.该工业布局的最佳区位是
A.①一② B.②一③
C.③一④ D.④一⑤
9.为了吸引投资者,当地政府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
该政策可能导致
A.①点与②点间距离增加
B.企业利润增多,分布范围减小
C.平均费用的最低值升高
D.②点与④点间距离增加
图6中大圆为晨昏圈,圆内为白昼,读图回答10—11题。
10.C点的夜长为
A.14小时 B.10小时
C.8小时 D.16小时
11.此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地中海沿岸干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