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一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高三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2题,约9260字。
莆田一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高三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P:31 S:32 K:39
Cu:64 Fe: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108分)
本卷共18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2.下列有关说法或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
A.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可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来对结果进行检测
B.用植物花药观察减数分裂,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C.转运RNA、抗体、酶、载体蛋白等发挥相应作用后,不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是抗体
D.用人胰高血糖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检测人胰岛B细胞中的mRNA,可形成杂交分子
3.下图细胞Ⅰ、Ⅱ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 ( )
细胞Ⅰ 细胞Ⅱ 物质E 物质F
A 下丘脑细胞 垂体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 受体
B 效应T细胞 病原体 抗体 抗原
C 甲状腺细胞 垂体细胞 甲状腺激素 受体
D 传出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 神经递质 受体
4.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则获得侵染噬菌体的方法是 ( )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5.甲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则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假设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代表的细胞相当于乙图的ab区间或fg区间
B.在细胞分裂周期中,染色体组的数目是有发生变化的
C.在af区间可以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有三种
D.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 中也会出现DNA复制
6.下列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 ( )
①氧化物 ②酸 ③碱 ④盐 ⑤有机物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⑤
7.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约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①12.4g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P键数是0.6×6.02×1023 白磷分子
②电解精炼铜时转移了6.02×1023个电子,阳极溶解32 g铜
③7.8 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6.02×1023
④2mol SO2和1 mol O2混合在V2O5存在的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容器内物质分子数大于2×6.02×1023
⑤6.8g熔融的KHSO4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
⑥含0.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6.02×1023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⑥
8.下列条件下的水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或符合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