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1-2012学年度髙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综合资源 / 高三理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2/27 12:37: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40小题,约12000字。

  唐山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2页,共300分。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 N-14 0-16 Na -23 S- 32 Ba- 137
  —、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因此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B. 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C. 禽流感病毒也能通过CD4识别T细胞
  D. 入侵到红细胞的HIV,会被红细胞内的溶酶体杀死
  2. 下列过程可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A.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B. 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反应
  C. 线粒体中[H]与O2结合
  D. 生长素由顶芽向侧芽运输
  3. 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II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II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 刺激b处,在d处可检测到电位变化
  C. 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
  D. 刺激d处,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4. 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20条染色体、4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直接形成配子      D.正在发生DNA分子复制
  5. 以下关于基因、染色体和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 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体的表现型
  C. 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D. 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
  6. 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莲无氧呼吸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安装成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B. 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
  C. 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
  D.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
  7.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地热能、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属于“低碳—”矢式
  B. 宇航员所穿航天服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