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1-2012学年度髙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全科试卷(5科6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综合资源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2/27 12:35: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北省唐山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河北省唐山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word版):数学文.doc
河北省唐山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word版):理综.doc
河北省唐山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word版):数学理.doc
河北省唐山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word版):文综.doc
河北省唐山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word版):英语.doc
河北省唐山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word版):语文.doc
  唐山市2011—2012学年度髙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就是依照道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原则和无为的行为方式治国平天下。它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它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要把握好政府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蚁府干预。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为民众自化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这种治国方略也就是依道治国。
  老子的无为而治或依道治国方略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把道作为治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老子说,要“以道莅天下”,要“执大象” “以为天下式,,。二是要以人为本:“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三是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对于社会上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老子的主张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要像“天之道”那样“损有余而补不足”。四是严格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几个要点集中体现在老子的一句话上,这就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郭店简本《老子》)。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句中的“万物”主要是指万民,句中的“为”字有两个涵义:一是违逆广大民众的自然本性和愿望要求而强行宰制;二是对万民不是引导和辅助,而是包办代替。
  综合分析老子关于依道治国的思想,可知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具有显著的区别。一是层次不同。依道治国所涉及的是国家的发展方向等全局性问题,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所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问题,因而依道治国可以决定或影响4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二是目标和目的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在国家基本制度的既定框架内,使广大民众循规蹈矩,从而使政权巩固,社会安定,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要使广大民众摆脱被任意宰制的地位,实现个人的自由、自为和社会的相对自治。三是由此体现出来的治国方法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以统治者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有为性治理,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强调以民众为中心、政府只起辅助作用的无为性治理,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创造条件让民众实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虽然有着原则的不同,但我们不能由此就认为老子反对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反,我们从其强调以道修身来看,他是赞同以德治国的;从其强调对那些“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来看,老子也是赞同以法治国的。不过,他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方略是依据于“道”的,是与依道治国方略有机结合的。
  依道治国的方略在汉初和唐初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出现了史称“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的国泰民安局面。不过,汉初和唐初的“依道治国”只是在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精兵简政等方面采取了某些措施而已,与老子的依道治国所需要的政治基袖和确定的目标相距甚远。
  老子关于无为而治的理念,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批判地汲取其思想精华,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使其成为富有时代精神的政治理念。
  (《光明日报》(2011年12月27日16版))
  1. 下列关于“无为而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一种治国理念,它原则上不同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一种体现着高超政治智慧的治国方略。
  B. “无为而治”也就是“依道治国”,它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是“道”,这里的“道”体现着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认识,遵循着“自然无为”的原则。
  C. “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爱民之治,归结一点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和百姓的自然本性,无为而无不为。
  D. “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要求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民众自化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政府不干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李愚,字子晦。渤海无棣人也。愚童龀时,谨重有异常儿.年长方志学,遍阅经史。为文尚气格,有韩、柳体。厉志端庄,风神峻整,非礼不言,行不苟且。
  属关辅乱离,与宗人李延光客于山东。梁末帝嗣位,雅好儒士,延光素相款奉,得侍讲禁中,屡言愚之行高学赡。召见,嗟赏久之,摧为左拾遗。俄充崇政院直学士,或预咨谋,而俨然正色,不畏强御。衡王入朝,重臣李振辈皆致拜,惟愚长揖。末帝让之曰:“衡王,朕之兄。朕犹致拜,崇政使李振等皆拜,尔何傲耶!”对曰:“陛下以家A礼兄,振等私臣也。臣居朝列,与王无素,安敢谄事。”其刚毅如此。
  晋州节度使华温琪在任违法,籍民家财,其家讼于朝,制使劾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