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剑桥国际学校2012届高三历史周训练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小题,约7390字。
江苏省宿迁市剑桥国际学校2012届高三历史周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
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
2.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开始使用。牛力用于生产,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动力的一次革命,它对当时生产方式带来的变化是:
A.私田开垦的规模扩大B.精耕细作的程度提高
C.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D.土地国有制转变为个人土地所有制
3.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
4.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
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
5.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记载,但……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现象多,是因为唐宋对“市”空间时间限制被突破
B.“营商致富的动机”包括经商积累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或用于子女科举入仕
C.“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指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D.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6.以下各项最能说明中国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7.《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唐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B.长安商品经济繁荣
C.唐抑制城市商业发展D.唐通过有效措施管理城市商业
8.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商业起源很早,并不断发展
②商业发展始终处在封建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之下③商品经济发展未能动摇封建经济制度④市场交换比西欧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B.重视农工商业的共同发展
C.以农为本D.重农轻商
10.封建政府进行赋税政策的调整或改革的出发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