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四校2012届高三联考理综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2题,约9980字。
理综
命题人:徐志长 严亚丽 陈 国 审题人:吴志刚 罗亚金 赵丽君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口蹄疫是由RNA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动物传染病。科学家尝试利用转基因番茄来生产口蹄疫疫苗(主要成分:该病毒的一种结构蛋白VP1),过程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①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可直接分离得到目的基因;(2)目的基因的运载体是重组质粒,受体细胞是农杆菌;(3)⑥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可筛选能表达疫苗的细胞;(4)该过程运用原理有基因重组、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等。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2.如右图所示,人体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细胞内乳酸的含量有密切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会影响厌氧呼吸的强
度,从而改变细胞内的乳酸含量
B.进食后,血糖上升使细胞内乳酸含量发生变化,
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C.乳酸的含量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原基因表
达的信号
D.初到高原,细胞内氧气减少导致乳酸含量变化,
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3.果蝇幼虫唾液腺细胞在分裂间期,某一条染色体多次复制后而不分开,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巨大染色体(如右图所示)。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掺入染色体,在胀泡中3H含量较高,而且随着幼虫发育的进行,胀泡在同一染色体不同位点出现或消失。下列相关推测最合理的是
A.胀泡的出现是DNA分子复制出现了差错
B.胀泡的出现表明同源染色体正在发生交叉互换
C.胀泡的出现与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
D.胀泡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4.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沉淀和上清液都有明显的放射性。则该实验最可能是
A.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B.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C.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D.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5.英国某医院通过生物技术,成功对一对丈夫家族有乳腺癌发病史的夫妇的后代进行胚胎筛选,并排除了后代携带致癌基因的隐患。该“设计婴儿”的培育流程如下:通过人工方式得到15个受精卵→所有受精卵生长3天时,抽取一个细胞进行基因检测,剔除含致癌基因的受精卵→选取不含致癌基因的健康受精卵植入妻子子宫,一个健康的“设计婴儿”得以孕育。下列关于该项“设计婴儿”培育过程中所用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人工方式获得15个受精卵,需要用到超数排卵和人工受精的手段
B.检测受精卵中是否含有致癌基因,可以用“基因探针”进行检测
C.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受精卵中的致癌基因进行“基因敲除”
D.要将受精卵培养到8细胞胚或早期囊胚后,再移植入子宫
6. 右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食物是影响cd段波动的重要内源性因素
B.cd段波动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的变动
C.b点时种群有最大自然增长率
D.该种群发展过程中,ab段幼体所占比例小于cd段幼体比例
7.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过程后可变为清洁能源,这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
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油脂等都能在人体内水解并提供能量
C.利用风能发电、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