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9小题,约11200字。
长春市十一高中 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33—39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答题。第I卷为1至5页,第II卷为6至17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I卷(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A.菠菜叶片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大而且清晰可见
2.右图表示一些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下列与a、b、c、d、e依次相对应的一组概念是
A.生态系统、群落、无机环境、种群、个体
B.细胞代谢、细胞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
C.免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D.细胞核、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
3.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的叙述,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是
A.萨顿通过实验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C.孟德尔在实验中采取了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D.艾弗里通过实验证明S型菌的DNA是导致R型菌转化的“转化因子”
4.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
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ATP的产生随O2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5.右图为某生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 A、B、C分别表示不同代谢过程。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A.X代表的物质是ADP、Pi
B.B过程一定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C.C过程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A过程产生的O2用于C过程的第二阶段
6.人类的X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X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注:密码子GCC——丙氨酸):
CGG重复次数(n) n<50 n≈150 n≈260 n≈500
X基因的mRNA(分子数/细胞) 50 50 50 50
X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数/细胞) 1000 400 120 0
症状表现 无症状 轻度 中度 重度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CGG重复次数不影响X基因的转录,但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B.CGG重复次数与该遗传病是否发病及症状表现有关
C.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D.遗传病症状的轻重与蛋白质中丙氨酸的多少有关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氯气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B.106gNa2CO3固体中含有3NA离子
C.1mol/LFeCl3溶液制得的胶体的胶粒小于NA
D.28g乙烯分子中含有共价键为5NA
8.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右图所示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
Fe3+、Na+、Cl-、SO42—
B.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H4+、B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