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训练课
四川安岳实验中学 谢灵峰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通过课堂训练、提高学生整体鉴赏诗词、把握诗人情感的能力
3、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
2、掌握常见的鉴赏思想感情和景物特点关键词语
【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用音像、幻灯等手段,调动学生的情感。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练习等互动形式,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得分率等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卷把“古诗阅读鉴赏”放到第Ⅱ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试说明》对此明确提出了两点要求: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综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有三个特点非常明显: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三是考查的角度不断进行变换,有诗评、异文等形式。我们一般对考点比较熟悉,也能比较轻松地读懂诗歌,但答题结果却十分的不理想,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我们就必须准确地明确试题考查的角度、考查的方式。从提问的方式看,诗词鉴赏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