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雅礼中学2012届高三月考试历史试题(四)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2/17 19:07: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小题,约6020字。答案扫描。

  湖南雅礼中学2012届高三月考试卷(四)
  历史试题
  (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史、世界史)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从殷商的“宗天敬鬼”到西周的“敬德保民”,这种国家政策的转变反映了  ()
  A.王权不再需要神化 B.“天人合一”观念的形成
  C.中国人类精神的觉醒 D.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
  2.《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以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私学文化”与“帝国文化”的区别在于  ()
  A.是否兼容并蓄  B.是否包含民本思想
  C.产生的根源不同  D.政治地位不同
  3.“……私志不得人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条件)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这段话包含的理念是   ()
  A.无为而治 B.存天理,灭人欲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
  4.根据朱熹与他的弟子们的问答录《朱子语类》中记载:“黄仁卿问:‘自秦始皇变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也?’(朱熹)曰:‘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不肯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朱熹认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为历朝沿用
  B.体现了朱熹从君臣关系角度对专制制度的批评
  C.朱熹与黄宗羲都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批评
  D.中国的君主专制在精神上靠儒家支持
  5.阅读下表:
  上表反应出的主要问题是   ()
  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D.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6.“西方从近代国家的产生,到后来的民主政治的转型和运作,没有文官体系是不可想象的。隐含在中国的文官体系里面的几个原则,对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原则不包括 ()
  A.皇权和治权(相权)的分离 B.文官的中立性
  C.文官轮流掌管不同部门的制度 D.文官根据资历晋升
  7.朱元璋认为:“先王不施赏而民观于善,不施罚而民不为戾,何也?仁义本之也,商变夏,周变商,仁义未尝改。”因此他主张   ()
  A.“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B.“治民不可扰,扰之则不治”
  C.“生息之道,在于宽仁” D.“治国之要,教化为先”
  8.中国生代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只追求“仓廪实,衣食足”,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目的。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
  A.造成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 B.主要是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有关
  C.是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造成的
  9.南宋时代,苏州、杭州、成都等地设置织锦院(官营丝织业机构),各有织机数百架,工匠数千人。民间私营作坊更多,生产大量精美丝织品,如武康与安吉的绢纱、鹅脂棉,均属上品,嘉善魏塘的宓家所织画绢,远近闻名。这反映了  ()
  A.民间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 B.丝织业发展日趋集中
  C.政府设置的丝织业机构开始出现 D.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