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知名省级示范高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统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1小题,约7940字,答案扫描。
安徽省知名省级示范高中
2012届高三第一次统考
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考场座位号、姓名”与考生本人考场座位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出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一1 N一14 O—16 Al-27 S-32 Fe一56 Zn—65 Au一19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探索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用斐林试剂替代碘液进行检测
B.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蔗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水浴加热并观察颜色变化
C.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的混合液,摇匀后,观察到溶液由蓝色变成紫色
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2.右图表示环境因素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当处于a或b点时,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均可产生ATP
B.当所处环境中缺镁时,在CO2含量不变的情况下,a点可能降到b点
C.b点与a点相比,b点时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较多
D.a点与b点光合作用速率差异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不同
3.某野生型噬菌体的A基因可分为A1~A6六个小段。一生物学家分离出此噬菌体A基因的四个缺失突变株,其缺失情况如下表所示:(“+”未缺失,“-”缺失)
现有一未知突变株。将其与缺失突变株J或L共同感染细菌时,可产生野生型的重组噬菌体;若将其与缺失突变株K或M共同感染细菌时,则不会产生野生型的重组噬菌体。由此结果判断.未知突变株的点突变是位于基因的哪一小段中 ( )
A.A2 B.A3 C.A4 D.A5
4.下图表示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下列与该实验相关内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所用的培养基①②③④均属于选择培养基
B.通过图中I、Ⅱ过程目的是增加目标微生物的数量
C.统计⑤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并不一定代表接种到④上的活菌数
D.在⑤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一定是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
5.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完成一个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要经过的神经元越多完成反射的时间越长
B.若用一定的刺激作用于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C.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