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
内蒙古奋斗中学
聂中炎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司马迁及《史记》,极其对项羽的评价。
2.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项羽的性格特征,探讨其悲剧的结局的原因。
二.教学设想:
以项羽人物形象为中心,贯穿整课教学。抓住重点,逐渐展开,联系课文内容,把人物形象投入到曲折的故事情节,一方面有助于故事情节的发展,相反,也更能凸现人物形象。同时,从纵向上,联系司马迁等人的评价,深化认识,是内容充实而中心突出
三.教学步骤:
1. 1.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轻松一下。(放屠洪刚《霸王别姬》)
这首歌是唱谁的?听了这首歌你想起了什么?
(项羽和虞姬,让我想起了垓下之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还有那一首《垓下歌》)
展示图片1、《霸王自刎》2、《虞姬自刎》3、《垓下歌》
分别说明:
《霸》——项羽拔剑自刎,仰天长哮纵然割下首级,也当屹立不倒,这就是西楚
霸王——项羽。
《虞》——虞姬也拔剑起舞,自刎离世,这是何等的坚贞。
《垓》——这是一首项羽的悲歌“力拔山兮气概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2、学生粗谈对项羽的认识
曾经无限风光,威名远扬的西楚霸王,此时面对滔滔乌江水却是“奈若何”,却只能战斗到最后一刻而从容自刎,何等的壮烈!项羽这个人物从古以来就广为传唱,那么,在你们印象中,项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把其答案关键词板书黑板上,并要求学生讲出理由,典故等。)
3、找出《鸿门宴》中项羽的言行。
大家刚刚说了一些对项羽的印象,以及关于他的故事,那么《鸿门宴》这个故事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鸿门宴》,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会对项羽有更深的了解。
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物,就要从他的言行入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到《鸿门宴》中找一找项羽都有哪些言行?
(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
大怒——许诺——说出告密者——默然不应——按剑而跽——赐酒、彘肩、座——受壁
联系故事情节,提问,理清结构:
(1)、项王为什么大怒?还有谁赞成“击沛公”?理由是什么?
(2)、项王许诺谁?许诺什么事情?为什么项伯主张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