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2届高三定时练习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4小题,约5040字。
2012 届 高 三 定 时 练 习
历 史
说明:练习满分100分,训练时间90分钟。练习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选项按要求涂在答题卡,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
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此大臣主张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中央集权制 D.皇帝制
2.“在隋代,特别在唐代,随着全帝国的再统一……贵族力量逐渐衰弱,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被职业官僚所代替。”促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察举制
3.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源 D.抗衡佛老
4. 清代学者陶熙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以上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成为社会风气 B.土地兼并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C.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与清政府的“重本抑末”政策有关
5. 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右图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
6.右边漫画体现了罗马法的哪一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至上
C.维护私有财产
D.不告不理及无罪推定
7.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年份
国家 1570年 1670年 1780年
甲国 232000 568000 450000
乙国 51000 260000 1000000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
8.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倡导以古典为师,中国维新派提出“托古改制”。其相同目的是
A.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B.弘扬传统文化
C.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D.主张政治变革
9.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制发展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A.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B.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C.扩大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 D.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