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教学实录1
- 资源简介:
约3070字。
《克己复礼》教学实录
教师:丰惠中学刘建松
班级:高二(4)班
师:我们第一课时围绕“礼”字而展开,我们认为有点议论文倾向,先提出论点,什么是礼,然后说需要怎样的礼,最后联系实际,来论述为什么要回归礼。自由背诵前五则。(生自由背诵)
师:古人读书摇头晃脑,自得其乐,刚才同学们已初步具备古人的范儿。通过大家的朗读,我们已经感觉到孔子对周礼的一往情深,就是一种死了也要爱的执着。要实现“礼”可是有条件的,条件是什么呢?我们朗读第六则,找出最有概括的词语,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生:实现礼的条件是天下有道,
师:什么是有道?
生:政治清明,国家太平,国家有秩序,
生:每个为政者都有自己的职责,不胡来,不瞎闹。
生:比如要发动战争,不能随便说打就打,要有授权的单位。
师:你说当时应有联合国安理会这样的组织,没有安理会授权,就不能对别的国家动武。这就是礼,也可以理解成规范和秩序。当时的安理会是
生:就是天子,就是皇帝。
师:当时还没有皇帝,皇帝是秦始皇才有的。有道是说时代太平,国家走上正轨,不论文化、政治、军事、有中央政府统一行动,有执行力,有公信力。可见礼就是一种秩序。
师:在第六则中,出现了天子、礼乐、诸侯、大夫、陪臣、庶人这样的名称,这些名称的背后是什么?关于这一点,孔子有话说,朗读七、八两则。(生自由朗读,教学中的衔接是很关键的,可以把七八两节的名的内容引进来)
师:我们谈谈名吧,我们有个成语叫名不符实。比如老师这个名称,韩愈有经典的评介
师:师者
生: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所以,老师的实际内容就是认真教育,平等对待学生,诲人不倦,假如老师不教书,甚至侵犯学生的身心健康,那就是不合格的老师,甚至成了网络上的所谓的禽兽老师,我可不想当这样的老师,大家也不愿遇到这样的老师,我们说说学生这个“名”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呢?
生:认真学习,尊敬师长,遵守纪律。
生:按时完成作业,争取在学业上有成就。
师:总之,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孔子对名的看法是,由两件事引发的,
生:子路问孔子,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师:大家读《论语》时,一旦出现子路这位老兄了,就有活泼的气氛了,子路具有天生的幽默细胞,其实我们生活是不能缺少这样的人了,如果《论语》缺少了子路,就像春晚缺少的赵本山。好,我们把这两件事说一说,
生:是说孔子可能要当卫国的宰相,子路问孔子第一件事是干什么?
师:注意其中的句式,是疑问句,又是
生:宾语前置句,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到子路的兴高采烈,机会终于来了,我们的老师终于要发了
师:那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