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荣县一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题,约4830字。
荣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命题、制卷:吴光祥 审题:谢玉琼
第Ⅰ卷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小计60分)
1.《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竞完全相反。这说明孔子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偏爱某些学生
2.李小龙在他的日记中提出练习截拳道要达到“武道合一”的境界,就是“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在这里李小龙的武术思想主要吸收了中国古代的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3.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为秦始皇治国所用的指导思想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4.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A.加强中央集权 B.恢复礼乐秩序 C.天人感应 D.建立教育体系
5.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欲长安投考太学,他作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
A.《诗经》 B.《春秋》 C.《韩非子》 D.《礼记》
6.“科举制的发明,摒除了血缘、家族势力的干扰……门第和出身决定的官僚关系被以个人才华为主要依据的官僚关系所取代。”这反映了科举制度
A.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选拔的公平、公正 B.推动了社会各阶层成员转化和流动
C.完全摒除了政治权力对考试的影响 D.限制了学术和文学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7.在中国,名字不仅为指代符号,还承载父辈愿望,甚至社会、政治意义,体现时代特征。《宋史》中的这些人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 等,其命名应主要受
A.孔子仁礼观的影响 B.董仲舒纲常观的影响
C.程朱理学的影响 D.陆王心学的影响
8.所谓的心学,心之意,强调的既是本原,也是方法。这里的方法是指:
A.与人辩论 B.普遍观察 C.内心感悟、反省 D.参加实践
9.热播的电视剧《三国演义》、《水浒传》中大讲忠、义,如桃园三结义、聚义厅、忠义堂。显然,小说的创作者受到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
A.董仲舒纲常观 B.宋明理学
C.陆王心学 D.经世致用
10. “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者,莫甚于李贽”这主要是因为李贽:
A.挑战正统的思想主张 B.否定老子的圣人地位
C.认为民众是真正的圣人 D.全面批判封建制度
11.一位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大胆批判,并认为大多数官吏皆“为盗臣”“为民贼”,将国泰民安寄托于明君。这位思想家是: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唐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