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全科试题(8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8科9份)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doc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doc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doc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理试题.doc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文试题.doc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doc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英语试题.doc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doc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市侩kuài 纤尘xiān 冠心病guàn 呶呶不休náo
B.蕴藉jiè 渐染jiān 毛坯房pī 自出机杼shū
C.处暑chǔ 潜能qián 血淋淋xiě 前倨后恭jù
D.噱头xuè 沏茶qī 供电局gōng 文以载道zài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许多好端端的青山绿水已经沦为荒漠,活生生的飞禽走兽也已濒临绝境,毒瘤在大自然的肌体上潜滋暗长,美妙动听的天籁也夹杂上一些不和谐的噪音。
B.一路上我搜肠挂肚,详尽预报道听途说的各种缙云山美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避暑胜地、川东“小峨眉”等。
C.父亲首先举起斧头沿着树蔸一圈使劲地挖,斩断树蔸上盘根错结的根须,接着拼命地摇,谁知那树蔸最后连着的根突然一断,连人带树蔸从堤的半坡滚下来。
D.匍匐在地很容易被人们的平视习惯所忽略——蛇消无生息地接近,而它的攻击目标毫无察觉。秘密的接近方式以及随后而来的缠绕,让人想起和阴谋、危险、罪恶有关的东西。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济南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泉水或从四面一股股倾注到深潭里;或流经大街小巷,甚至穿墙流入人家,真是“郭边万户皆临水”。
B.他上台发表获奖感言时,侃侃而谈,幽默不断,旁若无人,让观众十分享受。
C.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刘翔惊艳复出,并在决赛中以13秒34的成绩卫冕,整个全运村人言啧啧,“翔飞人”再次受到观众和媒体的热捧。
D.表面上看,“常回家看看”是《老年法》涉及的一则条文,但它背后反映出的却是深刻的社会现实,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想改变现状,其难度更甚于医改或教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行驶不到一公里,走了一个“之”字形后,拐上了一条不到2米的小径,两边是矮矮的篱笆, 隔几米就有一棵旱柳,颇有乡野风情。
B.他中等身高,穿一件半旧的棉布长袍,颜色有点陈旧,戴着细黑边的眼镜,头发剪得很短,看人的时候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C.如何避免农民工不要“老无所依”,不要在城市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后“悄然离去”,是所有有良知、对公平正义心怀向往的人无法漠视的问题。
D.在我们的乡村——传统文化的基地,传统文化活动很难引起年轻人的兴趣。即使在过年的时候,他们也早早地离乡去打工;即使在家乡,他们也宁愿看电视消遣。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种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4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儒家文化的儒学是一种以伦理道德思想为特质建构了为人们提供不竭的人生意义源泉的生活方式的观念体系。
7.下面是某学校举行“新年诗会”介绍某著名诗人的弟弟的一段话,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进行修改。(5分)
同学们,今天著名诗人的弟弟ⅹⅹ惠临我校,有幸参加我们的“新年诗会”。我们知道舍兄是著名诗人,其实ⅹⅹ也很有诗才,曾在《诗刊》发表上百首作品,这些诗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使他声名震铄古今。现在就让我们先拜读他为我们朗诵自己的最新诗作。
①将 改为 ②将 改为
③将 改为 ④将 改为
⑤将 改为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9分)
扁平时代的写作
韩少功
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几年前推出《世界是平的》一书,认为因特网的廉价推广,促成了技术、资本、信息三个“民主化”同时到来,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格局。他是一个敏锐的观察家,但谈得不够多和不够深的是文化,其中包括文学。“民主化”的文学是否可能?如果说“民主化”意味着一个有核心、有级差、有组织的塔状结构,让位于一个无核心、无级差、无组织的面状结构,那么这一前景是否值得万众欢呼?或者是否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