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政治《必修4》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份试题,供文、理两科学生使用。
陕西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理科政治《必修4》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共67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67分)
1.关于哲学产生的正确观点有
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的产生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③哲学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 ④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A、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B、世界观人皆有之
C、要形成哲学,必须把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具体科学对哲学有反作用
4.哲学的基本问题为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问题
C.物质和意识何者为世界的本原问题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5.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征是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6.哲学的“两个对子”是指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静止与运动
C.对立与统一、绝对与相对
D.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
A.物质和意识关系 B.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的本原
C.是否承认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是否承认运动
8.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广告:“移动用户编辑短信到××,联通用户编辑短信到×××,小灵通用户……可以知道自己的前世及今生命运”,这种广告
A.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表现
B.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C.坚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D.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陕西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高二年级政治《必修IV》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宇宙观,必须掌握一个研究科学的科学方法!”钱学森这段话告诉我们( )
A.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接受哲学指导的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对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朱熹认为:“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两种观点体现了 ( )的分歧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3. 思想家列宁说:“少说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这主要是说要实现人生价值( )
A.不需立大志,只干平凡事 B.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C.要充满理想,坚定信念 D.需要发展才能,提高素质
4.面对自然灾害,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就必须做到( )
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 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坚持物质与意识不可分割的原则 ④以科学理论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0年8月7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据专家介绍,生态破坏是造成舟曲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活动难辞其咎。据此回答5~6题。
5.专家准确地解释导致本次灾害发生的原因表明( )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改造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