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政治《必修4》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30 18:32: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份试题,供文、理两科学生使用。

  陕西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理科政治《必修4》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共67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67分)
  1.关于哲学产生的正确观点有      
  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的产生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③哲学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  ④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A、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B、世界观人皆有之
  C、要形成哲学,必须把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具体科学对哲学有反作用
  4.哲学的基本问题为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问题
  C.物质和意识何者为世界的本原问题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5.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征是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6.哲学的“两个对子”是指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静止与运动
  C.对立与统一、绝对与相对          
  D.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
  A.物质和意识关系                B.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的本原
  C.是否承认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是否承认运动
  8.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广告:“移动用户编辑短信到××,联通用户编辑短信到×××,小灵通用户……可以知道自己的前世及今生命运”,这种广告      
  A.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表现        
  B.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C.坚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D.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陕西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高二年级政治《必修IV》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宇宙观,必须掌握一个研究科学的科学方法!”钱学森这段话告诉我们(  )
  A.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接受哲学指导的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对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朱熹认为:“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两种观点体现了  (  )的分歧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3. 思想家列宁说:“少说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这主要是说要实现人生价值(  )
  A.不需立大志,只干平凡事  B.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C.要充满理想,坚定信念    D.需要发展才能,提高素质
  4.面对自然灾害,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就必须做到(  )
  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 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坚持物质与意识不可分割的原则  ④以科学理论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0年8月7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据专家介绍,生态破坏是造成舟曲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活动难辞其咎。据此回答5~6题。
  5.专家准确地解释导致本次灾害发生的原因表明(  )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改造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联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