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4小题,约5790字。
湖南师大附中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2012.1.12 10:20-11:50)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李晓聪 审题人:曾志敏 备课组长:曾志敏
命题范围:必修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共30题, 60分)
1.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细胞代谢紊乱
C.佝偻病 D.尿毒症
2.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肾上腺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的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
D.寒冷时体内大量细胞对甲状腺激素的识别量增加
3. 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属于血浆,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12层磷脂分子层
D.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
4.日本熊本大学研究小组开发出利用胚胎干细胞高效培育树突状细胞(一种免疫细胞)的新技术,一个干细胞能培育出100~200个树突状细胞,其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组织中,一旦发现机体存在病原体,树突状细胞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免疫细胞,及时将它清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树突状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树突状细胞只与细胞免疫有关
C.若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的树突状细胞,有可能找到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D.树突状细胞的遗传物质中含有S元素
5.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切除它们的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甲 - - -
乙 + - -
丙 + + -
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则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
A.垂体、下丘脑、甲状腺 B.垂体、甲状腺、下丘脑
C.甲状腺、垂体、下丘脑 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6.有关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则c分泌的
激素过多,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
B.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
C.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的某些阶段
D.若该图表示基因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发生于核糖体中
7.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 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 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 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D. 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8.下图表示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时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规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B.在S5~S8期间,受刺激部位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D.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兴奋逐渐增强
9.如图为与某种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模式图。相继在1、2、3、4四处刺激神经元。每个刺激都产生冲动。分别在哪些位置上刺激,将分别使II、III肌肉纤维和I、II、III肌肉纤维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