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区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6小题,约4910字。答案扫描。
北京东城区
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各项反映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是 ()
①“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②“相地而衰征”
③“为田开阡陌封疆” ④“民得买卖(土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近几年,“达人”成为热门词语,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立人:使他人站得住),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下列言论与此观点有直接关联的是 ()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过犹不及”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
3.下列选项分别是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其内容最为相近的一组是 ()
A.户籍什伍制、保甲法 B.重农抑商,募役法
C.奖励军功、将兵法 D.奖励耕织、青苗法
4.理学家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但对于如何求“理”却有着不同的主张。一种主张是通过“格物致知”,一种主张是通过“发明本心”。这两种主张昀代表人物分别是 ()
A.王守仁、陆九渊 B.朱熹、陆九渊 C.朱熹、程颢 D.陆九渊、王守仁
5.“锦上添花”、“丝丝人扣”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商周时期丝绸远销欧洲 B.唐代黄道婆改进丝织技术
C.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D.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清代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和发展。康熙帝为此做出的贡献有 ()
①平定“三藩”②设置台湾府③抗击沙俄入侵④北击匈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直延续不断。在汉初、魏晋和唐末五代地方势力膨胀,为此统治者采取了许多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些措施是 ()
①废除世卿世禄制②实行推恩令③实行三长制④设立转运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冯桂芬在《校邻庐抗议》一书中指出:“五口通商,而天下之局大变”。导致中国出现这种局面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9.某班同学在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内容后,形成了以下几个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甲.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某些具有近代化因素的思想
乙.洪秀全设想的理想社会是“乌托邦空想”
丙,太平天国运动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丁.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这表明他主张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学习西方先进思想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11.以下是某学生对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与实践的归纳,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①理论创立:三民主义
②革命实践:辛亥革命
③挫折: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
④理论发展:新文化运动
⑤再实践:国民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2.“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为此知识分子宣传的思想是 ()
A.师夷长技 B.中体西用 C.五权分立 D.民主与科学
13.右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