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1题,约7080字。
四川省成都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 word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1至6页,第II卷(非选择题)7至12页,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14 0-16 Na-23 Ba—137
本卷有两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
B. 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直接由下丘脑所控制的神经来完成
C.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的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
D. 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坏境进行物质交换
2. 下图为动物体内的细胞凋亡及清除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识别和传递功能
B. 细胞正常凋亡是相关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 吞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时要依赖膜的流动性
D.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清除属于特异性免疫
3. 某实验小组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变化如右图所示。由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A. 葡萄糖是肝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 肝细胞中可能发生了脱氨基作用进而产生尿素
C. 葡萄糖经氨基转换作用可以形成非必需氨基酸
D. 氨基酸和葡萄糖在肝细胞内都可以转变成脂肪
4. 我国科学家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将病人体内的某种癌细胞与能呈递抗原的细胞进行“杂交”,研制出一种新型“肿瘤疫苗”,这种疫苗能够“教会”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杀伤癌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能呈递抗原的细胞”中含有原癌基因且处于激活状态
B. 人体内能呈递抗原的细胞有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
C. 可用灭活病毒诱导癌细胞与能呈递抗原的细胞“杂交”
D. “肿瘤疫苗”注入人体后可以直接杀死绝大部分癌细胞
5. 在长期干旱条件下,观赏植物蝴蝶兰可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以适应这种恶劣环境。下图表示在正常和干旱条件下蝴蝶兰CO2吸收速率的昼夜变化,下列据图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叶肉细胞在O〜4时不能合成ATP和[H]
B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10〜16时不吸收CO2的原因是气孔关闭
C. 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10〜16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全部停止
D. 正常条件下蝴蝶兰在6〜20时间段内光合作用都强于呼吸作用
6. 天宫一号舱内所用的绝缘材料-——酚醛树脂,是苯酚与甲醛聚合反应的产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体型的酚醛树脂具有热塑性 B.苯酚可作食品消毒剂
C.酚醛树脂是一种易降解材料 D.甲醛可使蛋白质变性
7.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8克水中含有价电子数目为8NA
B. 22. 4 L的N2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原子数为3NA
C. 1 mol FeCl3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时,产生的胶体中粒子数目为NA
D. 含有中子数为6X6.02 X1O23个的甲基(一13CH3)中,其质子数为9NA
8 右图为干冰及其晶体的的结构模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构成干冰的微粒是C原子和O原子
B. CO2为极性分子
C. 干冰溶于水时有共价键要生成
D. 干冰中只存在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9. 表示下列变化的化学用语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