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八中11-12年高三第四次月考全科试卷(9科9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综合资源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6 22:13: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新疆乌鲁木齐八中11-12年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9科9份)
新疆乌鲁木齐八中11-12年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 .doc
新疆乌鲁木齐八中11-12年高三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doc
新疆乌鲁木齐八中11-12年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doc
新疆乌鲁木齐八中11-12年高三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 .doc
新疆乌鲁木齐八中11-12年高三第四次月考数学试卷.doc
新疆乌鲁木齐八中11-12年高三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doc
新疆乌鲁木齐八中11-12年高三第四次月考英语试卷  .doc
新疆乌鲁木齐八中11-12年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doc
新疆乌鲁木齐八中11-12年高三第四次月考政治试卷 .doc
  新疆乌鲁木齐八中11-12年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禅与古典诗歌的融合
  汉魏以后,由于佛教的传播和禅宗思想的流行,以诗论禅、援禅入诗渐成风气。诗人谈禅,禅师写诗成为雅趣,历代诗人以此相沿成习,诗学与禅义又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禅是天竺之语,全称禅那,公元初随佛教一起进入中国,后成于东汉至南北时期,而兴盛于大唐。佛教从开始被视为一种仙术,到后来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相当重要的学术流派,最终上升为中国人的哲学体系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体系,禅定之说和禅宗之学功不可没。“禅”在汉语中通常被理解为“思惟修”,亦名“静思虑”,其实,这都是人们提高自身智慧和品德修养的一种通称,也是通过静坐调节身心,超越狭隘的自我的修习方法。禅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修炼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
  虽然诗歌属于文学艺术,禅属于宗教,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文化层面,但是二者的内心观念却有互相衔接之处。禅是融合的精神概念,是启迪思想的审美境界的意识。诗是文字中最美妙的言辞,是文中最精彩的华章。禅可以“思惟修”, 亦可“静思虑”,定坐可以调养身心,静思可以超越自我之狭隘。
  禅融于诗始于唐代。禅在当时诗人中产生广泛的影响,也涌现出了很多擅长以禅入诗、在诗中表现出禅理禅趣的诗人。王梵志、王维等是其代表人物。王梵志的诗见于敦煌残卷,影响甚大,被称为梵志体,内容多为阐释佛家教义,以浅近语言劝人为善。如“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中唐时期的寒山子也写过不少模仿梵志体的诗。甚至宋代理学家的诗也有仿作的痕迹,在“二程”、朱熹,特别是邵尧夫的诗中都可得到印证。
  禅师为诗,主要是实现了禅对诗的渗透,在诗中表现他们对世界的观察、思考和理解,从而赋予诗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这样,中国诗固有的冲和恬淡的艺术风格就取得了重要地位。唐代,一批包括诗僧在内的山水田园诗人崛起并汇成诗派,是事出有因的。自宋以降,凡是隐迹山林、托足岩阿的诗人,他们的作品有些表现得淡远有味,乃至近于不食人间烟火的,都或多或少的受到禅的浸润,直至近代,仍是如此。
  在学诗的方法上,宋代诗人严羽著《沧浪诗话》,主张“妙悟”,并注重诗的意境和韵味,强调“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也与禅宗注重“顿悟”与妙造自然相吻合。《沧浪诗话》论诗,运用了禅理和禅语,而且成为诗话的一大特色,给后世以启迪,并为清代的“神韵”“性灵”之说开先河,使得某些诗人的作品也随之而带有禅味了。
  从禅与诗人的最终分析着眼,禅宗所专注的应该是如何求道而最终悟道。而悟道的那种最高境界的显示,从根本上说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叙述的,属于不可说之域;禅机要借助诗的语言来表达,诗要表现的极致也似乎就是禅的追求。宋人之所以把赏诗与参禅类比,是由于他们看到了二者在本体的性质、进入本体的过程以及体验到本体的感受都有相似之处。
  1.下列关于“禅”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禅是天竺语,是随佛教一起进入中国的仙术,形成于南北朝,兴盛于唐代。
  B.禅常被理解为“静思虑”等,因此使得佛教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禅隶属于宗教的范畴,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修炼则讲究由浅入深。
  D.禅是人们提高自身智慧和道德的方法,可以通过静坐调节身心,超越狭隘。
  2.下列对禅与古典诗歌的关系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共4小题,共 19分)
  种皓字景伯,洛阳人。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