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A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悔悟 侮辱 风雨如晦 诲人不倦
B.温馨 钟磬 安如磐石 罄竹难书
C.裨益 婢女 稗官野史 纵横捭阖
D.拜谒 褐色 怒不可遏 残碑断碣
【解析】此题考查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A项中,加点字的读音依次是huǐ、wǔ、huì、huì,有两个读音相同。B项中,加点字的读音依次是xīn、qìng、pán、qìng,有两个读音相同。C项中,加点字的读音依次是bì、bì、bài、bǎi,有两个读音相同。D项中,加点字的读音依次是yè、hè、è、jié,四个读音全都不相同。
【答案】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义气 意气用事 正规 步入正轨
B.提名 金榜题名 委曲 委屈求全
C.国事 共商国是 过度 过渡时期
D.直言 仗义执言 谋取 牟取暴利
【解析】此题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B项“委屈求全”中的“屈”应改为“曲”。
【答案】B
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出游(出去游历) 出生入死(一生下来就面临生命危险) 出丑(露出丑相)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B.辨别(根据特点加以区别)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别致(新奇,跟平常不同) 天渊之别(比喻差别很大)
C.比照(按照,仿照) 朋比为奸(互相勾结于坏事)
比邻(位置接近) 比翼齐飞(争相追逐,一同飞翔)
D.休整(休息整顿) 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相互关联) 休想(不要妄想) 休养生息(休息调养,恢复体力)
【解析】此题考查对现代汉语词义的正确理解。A项中,“出生入死”的意思应该是“人从出生到死去的过程。也指敢于冒死亡的危险,英勇战斗”。C项中,“比翼齐飞”的意思应该是“传说中比翼鸟一目一翼,须得两两相并才能飞行”。D项中,“休养生息”的意思应该是“国家在战争或其他大动乱之后,采取的减轻人民负担,安定人民生活,恢复生产,增殖人口的措施”。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哗众取宠者常令人生厌,既有眼光又埋头务实者令人起敬。
B.某些领导干部作起报告来,即使简单的道理,也夸夸其谈,故弄玄虚。
C.养花弄草,过去被认为是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而加以批判;今天,人们的看法却完全变了。
D.夜已深了,路上没有行人,没有来往的车辆,鸦雀无声,真可谓静极了。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D项,“鸦雀无声”原意是连乌鸦和麻雀的声音都没有了,形容非常寂静,主要对象是写人的安静,此处应用“万籁俱静”。
【答案】D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地质工作是在地下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作,往往在短时间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容易被有些领导___________。
②凡星期天参加本系统歌咏比赛的同志__________调休一天。
③殖民主义者掠夺、扩张的野心是绝对没有_________的。
A.轻视 一律 界线
B.忽视 一概 界限
C.轻视 一概 界线
D.忽视 一律 界限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忽视”指的是不注意、忽略了。“轻视”指的是不重视,不认真对待,有意瞧不起。①句用“忽视”好。“一概”和“一律”,用于通知、规定时,若概括事物,可以通用;若概括人,常用“一律”。②句用“一律”好。“界限”可以指不同事物的分界,也可以指尽头处或限度。“界线”可以指两个地区分界的线,也可以指不同事物的分界,还可以指某些事物的边缘。③句用“界限”的后一个意义。
【答案】D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李幼斌扮演的马超的弟弟马良为了能与未婚妻张苇革过上宽裕的生活,铤而走险,贪污了10万元公款。
B.在争论中是不分高贵卑贱,也不管称号姓氏的,重要的只是真理,在它面前人人平等。
C.今天,尽管哈尔滨的气温已超过了零下18℃,可市民仍然来到大街上举行庆祝活动。
D.市委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制止了群众揭发少数单位违反财务制度、请客送礼的错误做法。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句语病的辨析能力。A项,李幼斌扮演的是马超还是马良,表意不明。C项,表意不合逻辑。D项,结构混乱或表意不明,是制止群众揭发还是制止群众揭发的少数单位的错误做法。
【答案】B
二、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姜师度,魏人也。明经举。神龙初,累迁易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为河北道监察兼支度营田使。师度勤于为政,又有巧思,颇知沟洫注之利。始于蓟门之北,涨水为沟,以备奚、契丹之寇。又约魏武旧渠,傍海穿漕,号为平虏渠,以避海艰,粮运者至今利焉。寻加银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