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1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历史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6 14:34: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5800字。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1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
  (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古代对年龄称谓有专门的术语,如“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杜牧《赠别》中有“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豆蔻”指的是女子
  A.13岁           B.15岁           C.17岁          D.19岁
  2.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3.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马克思语)下面表述符合材料含义的是
  A.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罗马法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C.罗马法是维护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
  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4.“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人称为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它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A.不断对外扩张                       B.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的
  C.强化中央集权                       D.责任内阁制的高效运转
  5.英国人普特南•威尔在记录一中国近代史事件时说:“彼等觉此事自始至终均受洋人之害,并非朝廷之失德,祸患之根出于洋人,百姓之心皆出于此也。”此事件达到高潮的这一年是
  A.甲午年           B.戊戌年         C.庚子年           D.辛亥年
  6.下图为1833—1913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对此图表解释正确的是
  A.1893—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共和”,反映了清政府要民主但不放弃帝制
  B.1898—1903年“民主”出现的频率增高,原因是孙中山建立了中国同盟会
  C.1903—1908年“民主”、“共和”出现的频率均高,是因为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D.1908—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增高,原因是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的影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