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活》第四单元期末复习周末检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6小题,约7510字。
哲学生活第四单元期末复习周末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1—10题,每小题1分,11—3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得益于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的变革,中国人传统的“臣民意识”逐渐开始向“公民意识”转化,表明( )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发达的英国。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可能同步
4.下列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B.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5.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说明( )
A.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作用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6.经济基础是指()
A、作为生产关系的总和的社会经济结构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地位
7.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它们
①制约和影响了其他社会矛盾②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③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贯穿了阶级社会的始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9.我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就日本大田原市选定歪曲历史、美化战争的新版历史教科书为中学课本问题表示,日本政府对右翼历史教科书进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