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5题,约6790字。
历史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择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市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5.“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 朱熹 B. 李贽 C. 陆九渊 D. 黄宗羲
6.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 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 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 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 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7.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
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 魏源 B. 李鸿章
C. 康有为 D.孙中山
8.“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
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
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 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 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 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9.徐克《清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顶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了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 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 . 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 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10.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 太原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11.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