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届上学期第二次高三文科历史阶段考试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9题,约8620字。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文科历史阶段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日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 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檗,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日梢, 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西汉 C.东汉 D.隋唐
2.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从本质上是为了
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
3.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你觉得最可信的是
A.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因他是科学家,说法可信
B.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朱熹是大学问家,说法可信
C.宋代《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这证明宋代开始出现豆腐
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豆腐最晚出现在东汉
4.(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5.淅川下寺曾发掘出一处春秋楚国贵族墓群,出土大量青铜礼器,不少还带有铭文,其铸造使用了失蜡法溶模工艺。这一发现,把我国使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个多世纪。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
A.青铜器铸造在春秋时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B.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
C.青铜器的铭文有助于印证古代史料的真伪
D.春秋时期各国主要使用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
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 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7.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 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③打击了千百万群众对理性王国的憧憬 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18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
农村人口
百分比 城市人口
百分比 农村人口
百分比 城市人口
百分比
67 33 48 52
9.右图是英国不同时期城市和农村人口 比重统计表,分析此表形成下列结论, 其中错误的是
A.工业企业逐渐增多 B.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
C.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D.城市污染严重.英国总人口减少
10.“垄断”这种经营方式产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