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水中学2012届高三周考理综试卷(十三)
- 资源简介:
共40题,约10940字。
吉水中学2012届高三周考理综试卷(十三)
命题人: 徐海保 钱名训 皮 洪 时间:2011.12.18-19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2011年,血液专家王振义在国际上首次倡导口服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分裂失控
B.“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这为“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提供了理论思路
C.全反式维甲酸可在核糖体上合成
D.相对于“放疗”、“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
2、某班研究“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实验时,两个小组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开展探究,第一组选择淀粉酶水解淀粉进行实验,第二组利用肝脏研磨液与Fe3+催化过氧化氢开展实验,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两小组同学都采用数学建模表示研究结果
B.酶的催化效率不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
C.两小组实验都反映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作用
D.两组实验数据都反映了酶的最适宜温度时产物积累量或生成量最多
3、一只脚踩在钉子上,马上引起腿的收缩以避开损伤性刺激的继续作用,而另一条腿迅速伸直以支持身体,使身体不会跌倒。如图表示这一复杂反射的过程。图示表示( )
A.这一活动至少需要4个突触参与完成
B.参与这一活动的神经元至少有6个
C.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同时到达神经元②和④
D.同一神经元在一次反射活动中可能产生不同的神经递质
4、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于体细胞中的突变以及三倍体西瓜的无籽性状都是可以遗传的
B.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畸变均不会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
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体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均有可能发生
5、现用洋葱根尖完成如下实验:①用蒸馏水培养的根尖,观察有丝分裂;②将正常培养的装置移到冰箱中再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统计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③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培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④在蒸馏水中加入适量的(NH4)2S04,测定pH值,将洋葱根系浸入其中,2h后再测定pH值。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实验①换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变化特点时,调节光圈、反光镜就可使视野清晰
B.实验②是为了验证“低温可能是形成多倍体的诱因”,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4N
C.实验③依据的原理之一是“致癌物质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原癌基因被激活”
D.实验④的目的之一可能是认识根系对矿质离子的选择吸收,但还需设计对照组
6、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
B. 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无机盐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C. 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太阳能和化学能,氧化塘前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多。
D. 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
7、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H3通入AlCl3溶液中 B.Cl2通入NaBr溶液中
C.SO2通入CaCl2溶液中 D.CO2通入Ca(ClO)2溶液中
8、下列溶液中,NH4+¬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A.0.05mol/L NH3•H2O溶液
B.0.1mol/L NH3•H2O与0.1mol/L HCl等体积的混合液
C.0.1mol/L NH3•H2O与0.2mol/L HCl等体积的混合液
D.0.1mol/L NH4Cl与0.2mol/LNaOH等体积的混合液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方程式是:CH2=CH2+Br2—→CH3CHBr2
B.HOCH2CH2COOH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C.煤干馏可得到大量汽油和煤油
D.淀粉(C6H10O5)n和纤维素(C6H10O5)n互为同分异构体,其水解产物都能与新制Cu(OH)2
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10、短周期元素X、Y位于同一周期,X的原子序数大于Y,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是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条件的X元素有2种 B.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可能是强酸
C.Y的氢化物中可能存在离子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