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小题,约8270字。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题历史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计40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某杂志推选出了影响中国的三大人物:嬴政、杨坚、忽必烈。由此判断,其推选标准是
A、开国君主 B、立国时间长 C、完成统一大业 D、政权疆域广阔
2、在唐代,观世音改称为“观音”,民部改称为“户部”。这一变化是因为
A、适应佛教中国化的需要 B、君主适应时代进行创新
C、维护等级制度尊严的需要 D、统治者为了加强对户籍的管理
3、王安石说:“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
坏人才,致今不如古。”为解决这一问题,王安石变法时所采取的措施是
A、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 B、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
C、由皇帝直接控制录取权 D、进士科专考经义和实务策
4、两税法、方田均税法和一条鞭法开始实施时,政府财政收入都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
A、新法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 B、地主官僚按田亩纳税扩大税源
C、商人和手工业者必须纳税 D、由原来的征收实物改为征收银两
5、据《元史》记载,太祖(成吉思汗)起朔方,其俗不待蚕而衣,不待耕而食,初无所事焉。世祖即位
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这反映了
A、蒙古族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B、元朝统治者采用汉族的生产方式
C、蒙古族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D、元朝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6、中国古代,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被视为最早的“民本”思想;17---18世纪,启蒙运动倡导“天赋人权”。这两种思想的差异是
A、思想产生的背景 B、思想内容 C、思想实质 D、思想产生的影响
7、恩格斯说:“所有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能够佐证这个观点的材料是
A、“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B、“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贫富之道,莫之夺予”
8、《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往来,用找诏回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A、 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的歧视 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 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 D、反映《南京条约》是一个屈辱性的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