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全科试题(9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全科试题(9科10份)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化学).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生物).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数学理).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数学文).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物理).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英语).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政治).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
本试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2道选做题任选1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滂沱(páng) 混沌(hùn) 媲美(pì) 濯濯童山(zhuó)
B.拓荒(tuò) 宁愿(níng) 砧板(zhēn) 以儆效尤(jǐng)
C.供职(gòng) 执拗(niù) 恫吓(dòng) 随声附和(hé)
D.褫夺(chǐ) 水獭(tǎ) 僭越(jiàn) 溘然长逝(kè)
1.D[A滂沱(pāng) B.宁愿(nìng) C.随声附和(h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纷至踏来 火中取粟 宽宏大量 金瓯无缺
B.拾人牙慧 骨鲠在喉 苦心孤诣 责无旁贷
C.泾渭分明 食不果腹 改斜归正 铭心缕骨
D.开源节流 焚膏继晷 旁征搏引 寥若辰星
2.B(A.纷至沓来 火中取栗 C.改邪归正 铭心镂骨D.旁征博引 寥若晨星)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与早已流行的互联网论坛和博客相比,微博以140字的限制、便捷的转发机制以及对终端设备的简单要求,降低了民众表达言论的门槛。
B.视书院为历史的垃圾而加以抛弃,是近代高等教育在体制上的一种选择,这使得中国传统型高等教育与现代大学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断裂。
C.一些国家掀起了“中国热”,人们纷纷来中国学习,中国革命领袖毛泽东的著作顺理成章地受到一些国家、政党领袖和组织机构的关注。
D.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情怀,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寻味。
3.D(逻辑错误:强加因果。)
4.下列有关“橄榄”的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丰子恺的女儿丰陈宝说:“小时候听人说笑话,说的是有个外国人吃橄榄,嚼在嘴里,没有丝毫甜味,唯有满嘴青涩。那外国人一怒之下将橄榄扔到了屋顶上,可没走几步,又觉得满嘴甘饴,清爽无比。这个外国人搬来梯子爬上那屋顶,把那枚刚被他丢弃的橄榄又捡了回来,擦擦干净塞到了嘴里。读父亲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也有这样类似的感受。这不光指读那些‘子恺漫画’,可以说,读我父亲的随笔也是这样。”
A.读丰子恺的漫画,能让人如吃橄榄,老是咂着那味儿。
B.“子恺漫画”或许小如橄榄,小中却能见出生活的哲理。
C.小有小的味道,子恺的随笔也像橄榄。嚼来意味隽永。
D.不读“子恺漫画”甚为可惜,会咀嚼不透青涩的人生。
4.D(偏离了文意。上段文字没有“不读子恺漫画很可惜”的意思,说“咀嚼不透青涩的人生”,也属牵强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苏秦以连横说秦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苏秦起先想要推行连横战略,游说秦惠王说:“大王您的国家,耕田肥沃,百姓殷实,战车逾万辆,武士上百万,千里沃野,资源非常充足,地势形胜而便利。这就是所说的天府,天下显赫的大国啊。凭着大王的贤明,士民的众多,车骑的作用,兵法的教习,可以兼并诸侯,独吞天下,称帝来统治全国。希望大王稍许留意,我请求奏明为秦王效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