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水中学2012届高三周考全科试题(八)(5科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西省吉水中学2012届高三月考试卷(八)全套
吉水中学2012届高三周考数学(文)试卷(扫描版)(八).doc
吉水中学2012届高三周考理综试卷(八).doc
吉水中学2012届高三周考数学(理)考试(八).doc
吉水中学2012届高三周考文综试卷(八).doc
吉水中学2012届高三周考英语试卷(八).doc
江西省吉水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周考试题(八).doc江西省吉水中学2012届高三周考试题(八)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北京四中网校
A.症候(zhènɡ) 确凿(záo) 一叶扁舟(piān) 水涨船高(zhànɡ)
B.下载(zài) 骸(hái)骨 宁缺毋滥(wù) 亢(kàng)旱三年
C.款识(shí) 阏氏(yān zhī) 亲密无间(jiàn) 斧钺汤镬(huò)
D.因为(wèi) 滂(pāng)沱 一针见血(xiě) 处心积虑(chǔ)
1.D(A.涨应为zhǎnɡ;B毋应为wú 拾应为shè;C应为zhì)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赌博 通宵达旦 山青水秀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B.晏会 良辰美景 真知灼见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文采 趋之若鹜 委糜不振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D.分量 信笔涂鸦 相辅相成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A项应为“山清水秀”;B项应为“宴会”,C项为“委靡”)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稳定价格、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
B.伊拉克战争早已结束,但伊国内爆炸事件接连不断,这说明美、英两国诉诸于武力是不能真正解决敌对国问题的。
C.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都要不断巩固和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果,争取在2020年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D.广州亚运激战正酣,媒体搞的大熊猫预测金牌归属的噱头,很多网友批为“东施效颦”
3.A (B.“诉诸于”语意重复,“诸”即“之于”的合音词。C.搭配不当,不能“提友”前应该加“被”。)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有人发出设立《中国手书日》的号召,呼吁人们在一年中的某一天,放弃手机、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用手书方式写一封家信,抄写几首古诗词等。
B.著名语言学家陆宗达告诉我们:“氏族社会中,处置战败的敌人男女有所不同:男子被杀死,妇女则作为妻子被收养入族,其实也就是奴隶”(《训诂简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有理由相信,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定会在世界博览会历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D.初阳斑斓而温暖,采桑女起落的素手,正合着禅僧说的:“体露金风”,提篮篓的年轻身影缓缓移动,在时代的风景里冥冥地消磨思绪和青春。
4.C (A项中书名号应改为引号;B项括号是句外括号,其后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D项冒号删掉。)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惟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⑥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①⑤④②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③①⑥②⑤④
5.D
6.下列各项中,对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在当阳县截住刘备,护卫刘备家小的赵云发现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连杀50员曹将,喝断当阳桥,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三国演义》)
B.宝玉去探望生病的宝钗。宝钗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莺儿说这与宝钗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来头和尚送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红楼梦》)
C.高老头带着自己的遗恨死去了,拉斯蒂涅草草埋葬了高老头,也埋葬了自己最后的一滴温情的眼泪,他面对着巴黎的富人聚集区说:“现在咱们俩来拼吧!”此后,拉斯蒂涅有了自己的贵族头衔,成了无耻的政客,开始了自己的辉煌。(《高老头》)
D.隐修女认出爱斯梅拉达就是她多年前丢失的女儿,眼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官兵抓去,又无力挽救女儿。最后,她咬住刽子手的手,官兵把她使劲一推,他的头重重地撞在石板地上,死了。(《巴黎圣母院》)
6.A (张飞断喝当阳桥,不是赵云)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一上映,就受到普遍质疑和批评。不少人把它和旧版相比,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不忠实原著。而导演李少红则坚持认为其实她才是“忠实原著”的,有片中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为证。我觉得这种争论模糊了焦点。
电视剧是视觉艺术、影像艺术,和小说原著文字形式有别。亦步亦趋而不顾艺术表现方式的不同,不见得就叫“忠实原著”。
哈姆雷特穿西装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不是;“铜钱头”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也不是。今日的作品和旧版不像,当然不会成为问题。时隔二十多年,摄像技术等进步如此之大,如果充当旧版的影子,又何必重拍?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则更不是问题。观众的审美情趣随时代变迁而有差异,但真正“美”的东西始终能得到认可。
问题在于,号称“忠实原著”,实则暴露了导演和编剧用影像再现文字能力的贫乏、想象力的贫乏、运用镜头能力的贫乏、裁剪故事能力的贫乏,于是只好用旁白直接代替表演了事;问题在于号称吸取了昆剧的元素,昆剧的爱好者统统不买账,“铜钱头”从美感变成了恶谥;演员的扮相,“环肥燕瘦”的钗黛颠倒作“环瘦燕肥”,漱口成了吐口水,喷茶倒似弹射暗器……这就难以拿“忠实原著”来遮羞了。据我接触的“90后”们,只要看过原著的,就没有人喜欢这部剧的——他们还因自己莫名其妙成为挡箭牌,觉得十分冤屈呢。
和莎剧一样,《红楼梦》在中国俨然成为产业。从《红楼圆梦》《红楼复梦》种种续书始,对它的“翻修”就不曾停止过。严格来讲,大部分翻修都不太“忠实原著”。大浪淘沙,现在除了专门的研究者,那些续书因为思想的庸俗和文字的低劣,早被遗忘和淘汰。越剧《红楼梦》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突出的是宝黛的爱情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