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2012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2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全科9个)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2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doc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2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2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doc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2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doc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2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数学理试题.doc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2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doc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2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英语试题.doc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2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2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浙江省东阳中学2012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沏茶∕亲戚 妯娌∕压轴 船坞∕好高骛远
B.烘焙∕蓓蕾 朝圣/朝霞 憎恶∕锃光瓦亮
C.星宿/ 山岫 徘徊/ 脚踝 稍息∕年高德劭
D.阴霾∕埋怨 虔诚/ 潜伏 香榧∕斐然成章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每当换季的时候有些人总会发现皮肤干燥,搔痒难忍,却并没有明确的部位,抓挠也无处下手,这其实是血液中的维生素含量过低造成的。
B.城亦如人,性情品味各异:杭州水灵飘逸如妙龄女子,北京方正权重有天子龙颜;上海乃华丽世家几经事变奢华不改,广州却是新起富豪独据南天。
C.海地大地震的灾民劫后余身,由于迟迟领不到国际社会的救援物资,部分灾民竟冒死抢掠,街头经常传来枪声,局势已到失控地步。
D.为了便于运输和销售,厂家就在酸奶中添加一些增稠剂,让它变成黏稠的半流体,这样,无论怎么震荡,它都不会变成液态,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普通酸奶。
3.下列加点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汉代文学中,借屈原之名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家为数不少,提及屈原这位令人充满同情的诗人,往往使作家在身处坎坷之时顿将失意、挫折、忧愁、幽思都涣然冰释了。
B.一起三鹿奶粉导致大量婴儿肾结石的事件,对于饱受质疑的中国奶粉行业无异于雪上加霜。
C.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要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
D.为庆祝戏曲网的创办,我给网友展示一下我多年来对戏曲音像的一些收藏。或许这些东西在很多人看来是一堆充满粉尘气息的过时之物,但我却认为烂船也有三斤铁,它们是我心中的财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针对农产品价格步步攀升,政府制定了打击囤积居奇、投放紧缺商品等措施,对抑制价格过快上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B.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C.中国正逐步进入老龄社会,人们日益重视养生保健,某些骗子就抓住这种心理见机行事,给假药贴上了保健的标签。
D.防止考试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信息干扰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埋伏处要轻轻一笔,若不经意;_______。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________,如一丛花,如一棵菜。虽由人力,却似天成。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________。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③清清爽爽,简简单单 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
⑤便成死症 ⑥便太浅湿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6.根据文段内容,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20个字) (4分)
今天中国独特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直接源于“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生存危机。在今天开放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不但摆脱了民族生存危机,而且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这时的爱国主义应当注入新的因子和意识。它不再应当仅是一种内聚型的强烈感情,不应当是封闭的、种族的、排外的,而应当具有理性、深沉的意识,即开放的世界观、积极的进取心、普世的价值观念。
7.这是《南方周末》为宣传自己而作的一幅广告宣传图片,请你根据这幅图片补充一句立意鲜明、符合该报纸定位的广告语(不超过5个字),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解读这则广告词的内涵(不超过24字)。(5分)
广告词: (2分)
广告词的内涵 (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9分)
书 画 同 源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术语,意为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对于书画同源这一中国艺术史的基本理论,其关注焦点在于书画同源的“源”字作何理解。
从文明产生之日起,人们便不可避免的产生对事物记载的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从最初的结绳记事,逐步发展为以图记事,并最终导致了文字的产生。作为最古老的文字种类,甲骨文无疑是从最原始的图画发展成的一种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记事符号,而这些字除包括象形与指事两种功能,更具有一定的绘画因素,这些图画文字随着人们对自身和客观事物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逐渐由图案化的形象符号演变为由线条构成的文字,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神奇瑰丽的书法艺术。而作为文字先祖的图画自是毫无疑问的成为兴起于书法艺术之后的独具东方气韵的中国绘画艺术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