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政治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小题,约5430字。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 二 政 治
第Ⅰ卷 客观卷(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美国核心文化商品和服务出口价值早在2005年已经达到736亿美元,居美国出口份额第一,美国版权产业出口额更是超过汽车业、飞机制造业等行业。日本作为“动画大国”,向美国出口的动漫及相关产业的出口收入是其向美国钢铁出口额的4倍。据此回答1-2题
1、 上述材料体现出
A.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同步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是一种直接的物质力量 D.文化决定经济
2、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
B.必须注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
C. 必须认清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基础
D. 要抵御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3、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4、 为了更好地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社会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C.传统建筑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全球华人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 D.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6、 由于西方“强势文化物种”的冲击和影响,许多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都面临着生存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很多民族民间文化形式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种正在逐渐消失,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受到了严重威胁和挑战。这表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
A.限制文化产品贸易和文化传播
B.发挥大众媒体的文化传播功能
C.拒绝一切外来文化
D.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7、 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含义。这表明: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05年9月4日,“2005无锡太湖旅游节的压轴戏”———首届“创造新的文化遗产”中国当代知名主题文化园区灵山论坛隆重开幕,此次论坛倡导人们站在文化继承和创新的高度上审视历史和未来,力争在实践中“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为后人创造更多“新”的文化遗产。据此回答8-9题
8、 下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正确的有:①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它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③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④其存在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 灵山论坛中突出强调在实践中要“多留遗产,少留遗憾”, 为后人创造更多“新”的文化遗产。这里突出强调“新”,是因为: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③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④离开了创新,文化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10年6月11日以“魅力汉语,精彩世博”为主题的第九届 “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在曼谷落幕。来自泰国21所大学的选手用地道的汉语阐述了这一主题,并表达了泰国大学生对汉语的热爱及对上海世博会的祝福。这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