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单元综合测试(共10个单元10套均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九年级化学单元综合测试(共10个单元10套均含解析)
解析版人教版化学精品单元测试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综合测试.doc
解析版人教版化学精品单元测试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测试.doc
解析版人教版化学精品单元测试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doc
解析版人教版化学精品单元测试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doc
解析版人教版化学精品单元测试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测试.doc
解析版人教版化学精品单元测试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单元综合测试.doc
解析版人教版化学精品单元测试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单元综合测试.doc
解析版人教版化学精品单元测试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单元综合测试.doc
解析版人教版化学精品单元测试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单元综合测试.doc
解析版人教版化学精品单元测试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单元综合测试.doc
解析版人教版化学精品单元测试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Mg:24 Ca:40 Cu:64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墨制铅笔芯 B.用石墨棒导电
C.木炭使NO2气体褪色 D.用石墨制金刚石
2.木炭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的相似之处是( )
①有可燃性②有还原性③有氧化性④都是单质⑤都难溶于水
A.①②④⑤ B.①② C.③ D.①②③④
3.海湾战争引起科威特大量油井着火,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据报道,有些地区降黑雨,你分析形成黑雨的主要污染成分是( )
A.炭黑 B.二氧化碳 C.甲烷 D.一氧化碳
4.除去CO2中的少量CO,常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B.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
C.把混合气体点燃
D.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粉
5.下列各组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CO、CH4、C B.CH4、CO、Na2CO3
C.CO2、H2CO3、CaCO3 D.CO、CH4、C
6.干燥的空气通过灼热的炭层,逸出的气体冷却后,再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最后主要剩下的气体是( )
A.N2和CO B.N2和CO2 C.CO和CO2 D.CO和O2
7.有迹象表明,空气中CO2的含量有所增加,为防止因此而引起的“温室效应”,[]下列控制CO2的方法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
A.压缩工业规模 B.削减燃料用量
C.大量回收 D.大规模绿化
8.将5g由CO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点燃后,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得到lOg白色沉淀,由此推断原混合气体中( )
A.CO可能是3.4g B.O2一定是1.6g
C.O2可能是2.2g D.CO为3.3g,O2为1.7g
9.由气体A开始经过如下变化,则B为( )
A B C B D
A.CH4 B.O2 C.CO D.CO2
10.一枚鸡蛋放在盛有多半杯水的烧杯中(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若向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其中能使鸡蛋浮起来又沉下去的是( )
A.酒精 B.食盐 C.盐酸 D.植物油
11.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某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6—45所示实验装置(透明密闭).在阳光下,你预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
解析版人教版化学精品单元测试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综合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0:16 S:32
一、选择题
1.火灾自救是基本的生存技能,下列火灾自救的方法错误的是( )
A.躲在桌子下 B.尽快报警求救
C.用湿毛巾捂嘴 D.使用灭火器灭火
2.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 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燃起篝火烘烤食物
B.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煤燃烧发电
3.关于易燃和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
B.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
C.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
D.生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4.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和土地沙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冰箱中使用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
B.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C.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会导致酸雨增多
D.气候变暖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原因
5.下列措施同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
A.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B.回收并集中处理废旧电池
C.用含碘食盐代替食盐 D.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生活用燃料
6.下列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沼气池中产生甲烷 B.煤和石油的形成
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 D.煤干馏得到焦炭
7.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常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
A.进矿井前先点火检查矿井中是否含有大量甲烷
B.通风、严禁烟火
C.戴防毒面具
D.携带灭火器
8.曾经某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草料舱没有氧气 B.草料舱通风不好
C.草料发生缓慢 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 D.草料温度达到了它的着火点
9.减小大气中C02含量,其可行有效的措施是( )
A.立即停止煤和石油的燃烧 B.控制全球人口的急剧膨胀
C.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D.将煤和石油转化成气态燃料
10.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严重超标,原因之一是( )
A.人的呼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析版人教版化学精品单元测试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
A.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B.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C.往饮用水中加入漂白粉 D.农业上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自然界的水主要用于人们的日常饮用
C.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是能饮用的
D.工农业用水也主要是淡水
3.有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 ( )
A.地球上水的总量很充足,淡水资源也很充足
B.由于CO2的“温室效应”,水在不断地蒸发减少
C.淡水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匀
D.水不断受到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不充裕
4.能从电解水实验中得到的结论是 ( )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 ③1个水分
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④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
原子却不能再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5.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 )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⑤控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防止酸雨的形成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6.硬水与软水的本质区别是 ( )
A.硬水浑浊,软水澄清
B.硬水含杂质多,软水含杂质少
C.硬水不是纯水,软水是纯水
D.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少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7.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
A.水、二氧化碳 B.氧气、金刚石
C.铜、食盐 D.氢气、氦气
8.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生成物
B.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
C.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
D.石蜡燃烧后的生成物中在常温下是气态的物质
9.下列关于水的物理性质中,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是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淡蓝色液体
B.水的密度是l g/mL
C.水的沸点是100℃
D.在101 kPa 4℃时,1.4 L水的质量是1.4 kg
10.已知往滴有酚酞的水中通入氨气后,水溶液变红,一位同学用一个大烧杯和两个小烧杯进行如图3-37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发 现B中溶液变红了,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解析版人教版化学精品单元测试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单元综合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K:39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小于7的是 ( )
A.CaO B.NaCl C.K2SO4 D.CO2
2.几种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如下:①甘草7.2~8.3,②甘蔗6.0~8.0,③大豆6.5~7.5,④茶树5.0~5.5,江西省很多丘陵地区土壤为红色,呈弱酸性,你认为江西省适宜种植
( )
A. ① B.② C. ③ D.④
3.(2009•河南)某市一化工厂发生硫酸泄漏事件,为了减少硫酸对环境的污染,有关部门采取了紧急措施,在泄漏的硫酸上面喷洒了一种化学试剂,你认为这种试剂 是( )
A.熟石灰 B.硫酸铜 C. 食盐 D.干冰
4 .如图10-30所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5.把pH=2和pH=11的溶液混合,所得到的溶液的pH的范围不可能为 ( )
A.1 B.3 C.9 D.10
6.某同学帮助校园绿化工人做花圃土壤分析,结果发出其pH小于7,为改食土壤应摆选择的物质是 ( )
A.氯化钾 B.烧碱 C.硝酸铵 D.熟石灰
7.生活中许多物质都与化学密切相关,如“雪碧”等碳酸饮料的pH小于7.若将“雪碧” 饮料晃动后再打开瓶盖,其pH将 (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8.对如图10-31所示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
B.产生的白烟是氯化铵固体小颗粒
C.浓盐酸和浓氨水都有刺激气味和腐蚀作用,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和通风
D.NH3+HCl===NH4Cl反应中,氢原子发生了改变
9.实验测得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食物 泡菜 葡萄 番茄 苹果 牛奶 玉米粥
pH 3.4 4.2 4.4 3.1 6.5 7.8
A.牛奶和玉米粥均属于碱性食物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泡菜
C.番茄的酸性比苹果强
D.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葡萄汁测其Ph
10.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 ( )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B.稀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11.工业生产中,可用盐酸洗去铁材表面上的致密氧化层,但冬天反应变缓而影响生产,为提高酸洗液的浓度或温度以加快反应保证生产,可在酸洗液中加入 ( )
A.食盐 B.生石灰
C.浓硫酸 D.固体氢氧化钠
12.(2009•潍坊)2008年9月27日,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化学性质是 ( )
A.与二氧化碳反应 B.与盐酸反应
C.与氧化铁反应 C.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解析版人教版化学精品单元测试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单元综合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Na:23 Cl:35.5 K:39 P:31 Ca:40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K2CO3 B.CO(NH2)2 C.KNO3 D.Ca(H2PO4)2
2.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NaCl B.CO2 C.NaOH D.H2SO4
3.氮肥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能促进作物茎秆健壮,增强抗倒伏能力;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小李家的庄稼茎秆细小,出现倒伏现象,则小李家庄稼可选择施用的化肥是( )
A.碳铵(NH4HCO3) B.磷矿粉[Ca3(PO4)2]
C.磷酸氢三铵[(NH4)2HPO4] D.氯化钾[KCl]
4.“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硫酸铜、食盐、纯碱——盐
B.硫酸铵、硝酸铵、尿素——氮肥
C.空气、煤气、碘酒——混合物
D.硫元素、氧元素、氦元素——非金属元素
5.下列物质能大量共存于pH=13的水溶液中的是( )
A.硝酸、氯化钠 B.硝酸钾、氯化铜
C.碳酸铵、熟石灰 D.硝酸钠、氯化钡
6. 宿迁市骆马湖“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不仅是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和推广基地,也将是一个观光休闲的生态农业园区,在一些生产管理思路上你认为不妥的是( )
A.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增产效果
B.为了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可以大量使用农药
C.种植、养殖、制沼气相结合,既可以改善环境也可以提高农业、畜牧业的产量
D.园区内禁止大量地焚烧农作物秸秆
7.如图11-15所示是某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I是碘元素的符号),由此你得到的信息和作出的推测是 ( )
配料表
氯化钠(NaCl) ≥98.0%(以NaCl计)
碘酸钾(KlO3) (35±15mg/kg(以I计)
A.此食盐是纯净物
B.“加碘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
C.1kg此食 盐中含碘酸钾(35±15)mg
D.“菜未炒熟不宜加入碘盐”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不稳定
8.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产生沉淀和气体,且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
A.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B.氧化铜粉末和稀硝酸
C.石灰水和稀盐酸 D.氯化铁溶液和烧碱溶液
9.鉴别氯化钠、硝酸根、碳酸钠三种无色溶液时,最好使用的试剂是 ( )
A.稀硝酸 B.硝酸钠
C.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