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一中2004年下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语 文
命题人 欧阳光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次、姓名、学号填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将所做答案写在答题上。答案写在问卷上的,一律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哀悼(dào) 显赫(hè) 上溯(shuò)
B.解剖(pāo) 熠熠(yì) 琐碎(sǒu)
C.佼佼(jiǎo) 发掘(jué) 奥秘(mì)
D.诚挚(zhì) 深渊(yuān) 睿智(rì)
2、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急俗。
B.在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矛的。
C.他因而永不会从后人的记忆中泯灭。
D.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
3、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当代散文家在题材、形式、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 ,散文创作更加欣欣向荣。
②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③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 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A.探求 点缀 领悟 B.探索 衬托 领略
C.探求 衬托 领悟 D.探索 点缀 领略
4、下列各句中所使用的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 )
A.毛泽东同志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B.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这句话现在有新解,姑置勿论),辞去彭泽令,归隐田园,以“力耕”谋取“衣食”。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D.牡丹、吊钟、水仙、大丽、梅花、菊花、山茶、兰花、芍药、桃花……等等,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一起挤到了广州的迎春花市上。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B.尽管能源生产和运输供应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经济发展。
C.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他的学识和人品。
D.全厂职工认真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6、下列各句中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巴尔扎克才华卓著,作品美轮美奂,他的成就不是一下子可以说得尽的。
B.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C.相对姚明的炙手可热,王郅治和巴特尔仍然是当初的那个样子,王郅治的境遇与两年前加盟NBA时的盛况不可同日而语。
D.1900年5月26日清晨,王道士依然早起,辛辛苦苦地清除着一个洞窟中的积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