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教案
教书先生的故事: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2、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一、考点透视:1999—2003年没有把标点列入单项考查题,但1999—2003年的《考试说明》还是有专门的条目提到“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高考试题的写作考查部分也隐含着正确使用符号的要求。因此,对于“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要求”,国家一直注重。
(1)常用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2)重点考查的是问号、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的用法。
(3)标号与点号的连用;区分逗号与顿号、分号与逗号、引号与逗号间的关系。
能力: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能改正和补出标点;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三、考查题型:
(1)单项选择题。考查的重点集中于标点易混和易错处。
(2)综合语言运用中的改错题。把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和正确表达文意结合起来考查,而且命题材料都与生活结合。四、点号的用法及作用:
(一)句末点号
1、句号
1)句号的形式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如:
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如: 请您稍等一下。
2)句号的误用:例:
(1)看来,观众喜欢真实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如《高山下的花环》、《人到中年》等。例一:(单看前一个句子是完整的,可以用句号,但“如……等”显然不是一个独立的句子,而是紧连着前边的)(2)尽管森林的破坏会给人类社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但这在一切“文明”国家中又是不可避免的。例二:(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后果”后边的停顿是复句内分句间的停顿,应改为逗号)
(3)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2004湖北卷)(该句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已作为文句的一部分,充当“这句话”的同位语,所以应将引号里的句号删去。)
2、问号
1)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疑问句一般是用来提出问题的,不论是一般询问,还是责问、反问、商量、设问自答或不要回答而语气是疑问的句子,末尾都用问号。
a、特指问句用问号。特指问句是问话人提出问题,由答话人回答的问句,有几个问句就用几个问号。如:除了他能去,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你叫什么名字?现在做什么事? b、反问句用问号。反问句是把明确的见解用反问的形式表现出来,借以强调自己的观点或结论的正确性。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疑问句,是明知故问,不需要对方回答。它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形式上是肯定的,意思是否定的;形式上是否定的,意思是肯定的。
如:既然可以让一部分农民、个体户先富,为什么不能让一部分科技人员先富?
注意:反问句的末尾一般用问号,但反问句的语气缓和,可看做陈述句,末尾可用句号;语气很重,感情强烈,末尾可用叹号。c、设问句用问号。设问句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不要求别人回答,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d、选择问句用问号。
去好呢,还是不去好?2)问号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a、主谓倒装句,只在句末用问号,中间停顿用逗号。
如:你就去吗,小李的爹?
安置工作了吗,这些大学生?b、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问句,是用一个问号,还是每个分句后面都用问号,有下面两种处理法:第一,选择关系的复句,中间用逗号,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
如:是报考清华呢,还是北大呢?我犹豫不决。第二,选择问句的几个部分较长,有时为了加强语气,也可以在每个分句的末尾用问号。
是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c、有疑问词语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
如:请你问问他姓什么。
我也不知道谁去。
1、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选择问句中间用问号)
2、为什么听不到群众的呼声,为什么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关键是当地干部的工作作风出了问题。(连续问,各问句后均用问号)
3、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中间问号误用)4、他完全不知道这件事应该不应该谈?(陈述事实)
5、他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到?但我一定会去接他。(陈述事实)
6、怎么啦?你。(倒装句)
7、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的是水还是泪?(2004甘肃、青海卷)(已充当了谓语动词的宾语,前一“?”改“,”,后一改句号)
8、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2004淅江卷)(充当主语,改为逗号)
9、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吧了!” (2004湖南卷)(间接陈述句,问号改为逗号)
10、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2004天津卷)(选择句多用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