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呐喊》自序
 教学目的
   一、学习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选择典型事例说明思想发展过程的写法。
   二、了解鲁迅写作《呐喊》的缘由和思想发展过程,学习鲁迅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三、掌握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1.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应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2.教师指导自读应注意点拨,抓住实质性问题深入思考。
 3.参阅鲁迅《自叙传略》,并在一教时内完成自读设计题。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本文的主要目的及所要领会
 的中心。
   二、自读全文,划出叙述个人生活经历中列举的典型事例,勾画出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的句子。
   三、完成课后“练习”。
 阅读指导内容与步骤
   基本思想:《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的短篇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呐喊》体现了作者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作者在序言中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至“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和自己的创作态度,表现了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阅读练习
   一、理清思路,掌握全文结构。
   提示: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叙述自己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过程。
   两层:1.总写(第1自然段);
   2.分叙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及思想发展过程。
   第二部分(从“S会馆里有三间屋”到结尾):介绍写作《呐喊》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