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中学2011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2小题,约8420字。
诸暨中学2011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理科综合
考试时间:9:00-11:30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
1.下列关于人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大多数体细胞都能合成胰岛素,并在此过程中伴随着水的产生
B.在亲代与子代之间充当人类遗传物质传递“桥梁”的细胞是受精卵
C.血浆中的Na+含量远高于红细胞内, Na+的功能之一是可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D.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时,下肢肌肉发生抽搐,是由于大量排汗,排出了过量的钠盐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菌都含有DNA和RNA
B.人体细胞内形成CO2的场所有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C.初级精母细胞、神经细胞能观察到染色体,且细胞核均具有全能性
D.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核酸分子不完全相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3.某同学研究甲湖泊中x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具体操作如下: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a、b、c,将a先包以黑胶布,再包以铅箔。用a、b、c三瓶从待测水体深度取水,测定瓶中水内氧容量。将a瓶、b瓶密封再沉入待测水体深度,经24小时取出,测两瓶氧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则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情况是
A.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v mol/瓶
B.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 mol/瓶
C.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k—v mol/瓶
D.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v mol/瓶
4.右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根据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在晚间用大约550 nm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②据图可知,用白光中450 nm左右波长的光比白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③在经过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上,胡萝卜素的印记在最上面
④土壤中缺乏镁时,420~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⑤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减少
A.②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5.下列有关生物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B.植物根尖细胞中既能发生转录又能进行翻译的结构为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