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教案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2/4 8:08:4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90个字。

  《观刈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紧扣关键字词的解释,用散文化的语言复述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2、通过比较了解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并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
  3、品悟作者亲农悯农的“诗心”并通过仿写形式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一课时时间,讲读这篇课文,利用朗读法,引起同学兴趣,并利用讨论法,使同学深刻理解作者心理情感与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此诗,使同学理解百姓疾苦,体会古时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感,使同学培养勤俭节约好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通过反复吟诵,理解诗歌,提高赏析诗歌的能力。
  2.能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
  3.理解该诗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背诵并默写全诗。
  (三)教学媒体:
  录音机PPT课件
  (四)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点拨指导
  (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同学有感情朗读此诗,正确掌握生僻字词读音,理解重点词汇含义,深刻体会作者心理情感,并且理解此诗主题思想。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观刈麦》,"刈"是"割"的意思。观刈麦,顾名思义就是看割麦子。白居易看敢麦子都看到了什么呢?又想到了什么呢?(板书课题,作者)
  简介作者:白居易--字乐天……(见板书)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南),后迁下(今陕西渭南北),一身经历了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朝。曾任过周至尉、左拾遗、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少傅等官。白居易前期有热情,有锐气,是个同情人民,敢于反映民间疾苦,敢于揭露官场贵族黑暗面的官吏和诗人。后期锐气消失,棱角磨平,潜心佛事,以知足长乐,"独善其身"自居。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浅显著称,今留有作品三千多首,他自己分之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元稹为之编辑为《白氏长庆集》。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面对五月麦收,我作了一首小诗:
  《五月的心情》
  五月的心情是土地开出的花朵,
  它笑意盈盈,
  那笑是麦子散开的麦芒,
  那笑是刈麦人上下俯仰的身浪……
  你们能从我的诗中看出我的心情吗?
  在诗后续一句“然而,五月的心情却全不是这样。”
  曾经的五月,麦收的季节,诗人白居易于田埂边看割麦,于是有了我们今天要共赏的《观刈麦》中不一样的“五月心情”。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体会一下作者心中不同的五月心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