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白县朝鲜中学201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6310字。
吉林省长白县朝鲜中学201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① 选择题(30*2=60)
1.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首次经济危机;1857年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1929年—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
B.“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C.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2.下图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一幅漫画,它主要反映胡佛政府采取的措施( )
A.对缓解危机收效甚微
B.使自然环境逐渐恶化
C.安抚了农民的不满情绪
D.促成了福利机制的建立
3.英国史家霍布斯邦说:“若无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又说:“发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 可行之路。”依据这样的陈述,下列最恰当的解释是( )
A. 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B. 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C. 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D. 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4.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来临时,美国一对母子有如下一段对话: “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为解决“没有煤”与“煤太多”的矛盾,罗斯福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是( )
A.银行休业整顿 B.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推行以工代赈 D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5. 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的角度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调整并未涉及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6.“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时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乎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 ( )
A.是罗斯福总统违反宪法的产物 B.是罗斯福总统操纵司法权的结果
C.有利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虽违宪,但有利于实施罗斯福新政
7. 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8.下图是“1970—1993年美国、日本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