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华中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级语文科试卷
(1---11班使用)
本试题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卷 选择题 (共28分)
一、(2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秋螟(míng) 纶巾(guān) 鹧鸪(zhè) 陨(yǔn)身不恤
B、玉砌(qiè) 浣女(huàn) 幽咽(yīn) 不可遏(è)制
C、浸渍(zé) 赁(lìn)屋 城隅(ǒu) 熠熠(yì)发光
D、累(lé¡)赘 颔(hán)首 菲(fěi)薄 数(shù)见不鲜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仓皇 婉约 锋火 直截了当
B、暮霭 飘零 斐然 夙兴夜寐
C、妇儒 题纲 执迷 良辰美景
D、赔尝 发详 铺张 缠绵悱恻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 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但还是没能----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2) 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着这个小镇经济的发展。
(3) 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A、遏止 制约 不耻
B、遏制 限制 不耻
C、遏止 限制 不齿
D、遏制 制约 不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做的这件事,他有目共睹,你抵赖不掉的。
B、决策者在招揽人才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三顾茅庐的诚心。
C、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D、近几年来,电视节目主持人撰写出版自传屡见不鲜,始作俑者是中央电视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B、如果及时遏制住这股公款吃喝风,把这笔巨款用在国防建设上,谁还敢欺负我们?
C、经过整顿,剧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彻底解决了观众进场、出场不再拥挤的现象。
D、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还会背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吗?
B、“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C、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D、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在风格上,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B、柳永和苏轼均是北宋词人,在北宋,柳永代表了婉约派的最高水平,而苏轼则开创了豪放一派。
C、雨果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人间喜剧》等。
D、《漫话清高》中提到的林和靖,就是宋朝诗人林逋。他以种梅养鹤自娱,因此有“梅妻鹤子”之称。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可怜:可爱。
B、天姥连天向天横 横:遮断。
C、中原北望气如山 气:正气。
D、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仲:兄弟,比喻相差不大,不分上下。
9、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有错的一项是( )
A、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